第333章 郑一强教授被星海集团的智能生产系统震惊了-第3/5页





    有一块是显示每天5s完成情况,其它屏幕则是显示生产进度。

    生产进度包括产品名称、三维图片、负责主管、任务量、当前完成量、剩余量、时间节点、质量情况等,而且是实时跟进,等一会就看到数据变化,一目了然。

    可视化数据看板是智能生产系统的一部分,看板上面呈现这个系统就叫做“智能生产系统”,它包括销售系统、图纸和工艺管理系统、生产系统、5s管理、仓库系统、成本核算等。

    郑一强啧啧称道:“沐教授,你们这套智能生产系统不好搞吧?太特么的先进了。”

    郑一强是有啥说啥,很爽快,忍不住爆粗口。

    “是的,很不好搞,才试用七八个月,太折腾人了,也费钱,不过,熟悉之后,管理非常高效、便捷。”

    沐阳回道,公司的智能生产系统非常复杂,从下订单开始,销售员手工录入订单数据,销售主管级别确定后,数据分解。

    比如公司接到100台二保焊机的订单,销售员在销售系统里面要输入二保焊机型号,数量,要货时间节点,如果有特殊则会备注;

    销售主管审核,确定订单后流程会传到下一个流程,即生产计划部;

    生产计划管理人员通过生产系统,可以查看公司接了哪些订单,同类产品的会自动筛选排列汇总,智能化推荐生产流程。

    根据设计部分提供的设计图纸、bom表和明细清单,哪个零件要多少件,明细清单上面都有,系统会自动生成加减统计,这个其实就是非常简单的函数算法,用excel表也能实现。

    如果设计部门没有提供图纸、bom表和明细清单,那这套数据化系统肯定没法实现。

    因此,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要在图纸和工艺管理系统里把相关资料上传。

    生产管理人员可能需要稍微修改一下生产先后顺序,确认流程,转到生产计划主管审核。

    计划主管观看各个生产主管管辖的生产进度情况,根据系统记录推荐安排,把计划分发到各个生产主管。

    生产主管根据以往的安排记录发放到各个岗位,如果需要调整就微调一下。比如系统安排是张三做50台,李四做50台,生产主管安排张三做40台,系统自动调整李四做60台,自动生成可能完成的日期。

    工人岗位上有电子屏幕,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节点,如果完成任务了,需要通知质检员,就按“检验”按键,检验员会收到通知,检验没有问题后,在电脑上审批“通过”,工人岗位的任务进度才显绿,同时工序流入下个流程。

    这些数据,都是及时反馈反车间大门处的大屏幕上,从而实现实时跟踪。

    这套数据化系统做起来麻烦,买这些屏幕也很费钱,但沐阳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

    最大问题是员工的文化层次,如果工人文化水平低,主管也没啥文化,星海集团的这一套数据管理系统根本行不通。

    在江南省,大多民营企业,五六十岁的工人可不少,很多是没有初中毕业的,甚至不识字的都有,跟他们讲制度,很难执行下去,要按照工艺文件执行工艺,那更加难,看不懂呀。

    主管级别,说不定只有初中文化,甚至初中未毕业。

    所以,他们想实现这样数据化管理非常难,而且,也太费钱了些,智能生产系统做起来也非常难。

    想当星海集团的工人可不容易,招聘时就要求至少初中文化,对年龄也有要求,也许不公平,但如果不这样执行,星海集团的数据化管理,工艺文件很难执行下去,管理成本会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