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你们不行,并不代表我不行!(求月票)-第3/8页





    沐阳目前的重点工作在自动驾驶系统研究,办公室放在实验楼2楼,但沐阳要开发软件时,就到超算中心去做。

    星海集团的实验楼结构强度非常高,内层也比较高,12米货车都可以开上去。

    这种建筑在一线城市的工厂里很常见,节省用地。

    沐阳在实验楼逛了一圈,发现还有不少员工自觉加班,而且是不要钱的自动加班。

    “闲得蛋疼是吧,不要加班费也不行,单身的赶紧去相亲,有老婆的去陪老婆!”

    “让你们去放松就放松,项目赶不完那就待在宿舍自己玩,不要在实验楼瞎忙带节奏,同事看到你们加班,其他人也被逼过来加班,不要给其他人压力。”

    沐阳骂咧咧赶走加班的员工,从一楼骂到十二楼,然后一边走一边打电话给各项目经理,强调“不准加班”。

    不准员工加班,沐阳却自己加班。

    在10号实验楼熘了一圈,然后来到超算中心。

    他今天上午要研发自动驾驶系统。

    自动驾驶主要分为感知定位、规划决策、执行控制这几个技术模块。

    涉及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的东西,硬件层面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以及核心的自动驾驶芯片,软件层面则是各种算法,比如视觉感知算法、自定义的功能算法。

    从目前的趋势,以及未来十年内的情况来看,全球车企在自动驾驶方面,几乎都是以行业整合为主。

    在全球自动驾驶企业关系网络中,上百家企业之间相互交织,共同配合。

    比如整车企业丰/田、大/众、戴母勒、幅特、特丝拉、尉来等,互联网巨头谷/歌waymo、度娘、藤讯等,一级供应商的博世、电装等,合作关系纵横交织。

    从自动驾驶垂直整合方面,目前只有特丝拉是从摄像头到芯片,再到造车都在自己做。

    当然,目前特丝拉还没有做出来全自动驾驶,到2019年才放出消息,哪怕到了2022年,就算可以自动驾驶,但一般人也不敢用,不敢拿自己命运来开玩笑。

    如果星海集团做出来了,肯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真正全自动驾驶第一家公司,特丝拉只能是二哥,股价肯定大受影响。

    而在未来,国内的新造车势力中,一直对外宣称自动驾驶系统自研的尉来汽车,发布的nio pilot。

    虽然从控制算法、底层软件、adas控制器等方面进行了正向开发,但在硬件方面,依然采用mobileye q4的芯片与融合方桉,以及博世的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所以严格来说,nio pilot只能算是半自研。

    而在未来的同一时代,另一家标榜在自动驾驶方面是自主研发的小棚汽车,无论是在芯片、数据处理解决方桉方面,都是在与德赛西威、英伟达等供应商合作完成,并非完全自研。

    尽管自动驾驶完全自研,必然有利于后期的更新迭代,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但缺点是需要巨额投入,与供应商相比缺乏完整的解决方桉,周期长,其初期bug较多。

    所以,大多数车企选择了与供应商合作得更为稳妥且能更快落地的部署方桉。

    在这一问题上,自研也好,与供应商合作也好,其实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

    再来说说“哪家造车新势力做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