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新的聚宝盆-第3/6页





    沐阳罗列出星海集团的优势:“使用铝合金汽车用板的优点不用我再多复述了,各位都是行家。我们比铝合金汽车用板进口商有几个优势。

    第一,我们的材料比进口更好,板厚非常稳定,强度比进口的强10%左右,可以节省材料费用;

    第二,我们的材料,塑性更好,这点优势在冷轧时就非常明显,可以制造更加复杂的结构。

    第三,我们产能足,而且是本地生产,你们当天下单,说不定一天内我们就能交货,要是进口,没有两三个月,真搞不定。

    第四,正如本地生产,售后服务这一块,我们肯定比进口商强,你们一个电话,我们售后服务人员很快就能到达贵方工厂。”

    杜康笑了下,也很客气地说:“沐总,你所说的第一点优点,我也认同,但是,我们搞设计的,只要符合设计要求就可以,我们不可能为超出的性能付出更多成本。”

    沐阳坚持自己的理由:“杜总说的设计原则我理解,更好的材料强度,设计可以使用更薄的材料,同样可以节省材料成本。”

    “沐总,你说的节省材料成本我不太认可,我们的汽车型号是定型好的,也就是说,不会因材料性能更加优秀而把板改薄,改薄10%就没有重新设计的意义,毕竟要推翻原设计的话,所有工艺及工装夹具都要重新做,成本太高,反而划不来。”

    沐阳想不到这位杜总说话这么犀利,而且真是行家,他所说的问题,一点就破。

    的确,杜总说得的确如此。

    如果只是减薄板厚10%,根本不会推翻原设计。一旦动了板厚,下料工序、钣金折弯、焊接参数、工装夹具等都会改变,最重要的是,改变这些工艺及工装夹具要费很大精力和时间,每辆车省4kg铝合金,大概是一百多块钱,十万辆就是一千多万元,目前来说,还不划算。

    当然,如果是新设计产品,那肯定划算。

    “杜总,你不能否定,如果设计新产品,或者你们的老产品也会不断地优化,如果一辆车少用4公斤铝合金板,生产十万辆就节省了一千多万元了。”

    “说真的,我宁愿星海集团生产的较差一点,符合要求就行了,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好的铝合金用板。至于新设计产品,太薄的板也不是什么好事,客户看到我们的铝合金板比其它品牌车薄,反而觉得我们质量不可靠。”

    “杜总,我们星海集团的铝合金世界第一,这就是一个噱头,可以作为一个卖点。”

    沐阳亲自与杜康商谈价格,李舒福也会插上两句,星海集团这边,刚来到的杨海进入商谈价格。

    喆利集团有意合作,实际上,只要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他们就愿意采购。

    双方争论了许久,来回讨价还价。

    最终,按照目前市场价,星海集团的6009给喆利集团的供货价为3.45万元/吨,6010供货价为3.7万元/吨,比进口的便宜一千块钱一吨。如果铝锭价格有波动,铝合金板价格也会跟着波动,但一个月只调动一次。

    原则就是:星海集团的铝合金汽车用板,永远比国际市场价低一千元一吨。

    供应商价格有调动,都会通知采购商的。

    汽车用板会有许多种规格尺寸,具体规格尺寸的价格,沐阳和李舒服不再细谈,他们只谈大方向价钱就行。

    这个价格,比李舒福预期的便宜四千块钱一吨差异比较大。

    如果没有进口的便宜,喆利集团根本不愿意更换供应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