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早朝



大梁皇宫内,金銮大殿门前。

足足两千七百余人手持朝廷统一配发的黄伞,宛如雕塑一般,密密麻麻的站在那殿外的大雨之中,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如出一辙,除了前面的两位,再也无人敢谈笑风生,即便是咳嗦,都是如此小心翼翼,生怕着让人看见了,传到了皇帝耳中,给自己落一个大不敬的名声,小皇帝性子本就不定,若是轻了,让人骂上几句也就没什么了,若是重了去了乌纱帽甚至掉了脑袋都是可能的。

文武百官站在这大雨之中,黄豆一般大小的雨点重重敲击着伞面,砰然作响,宛如众人此时的心情。

压抑,但又有股子说不出的兴奋。

金銮殿门前的大太监在身边奴才的提醒之下,知道吉时已到,挥舞着手中的鼓槌,重重敲击那门前的大钟。

钟音悠扬远播,荡漾在整个皇宫之中。

文武百官连忙弃下手中的雨伞,动作出奇的一致,但是唯独两人没有扔下手中之伞,在这浩浩荡荡的人群中鹤立鸡群,其中一位便是当今大梁的宰相陈兴修,还有一位便是当今大梁的护国大将军王鸿曦。

走在那长长的黄道上,文武百官的脸上的表情依旧严肃。喧哗,吐吐唾这种大不敬的动作自然也是不敢,若是位高权重的高官则罢了,可若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官,被人看见之后肯定是会被监察侍卫和宦官驱逐出去。

其实这个规矩前朝的时候还不算是严格,即便是先帝朱文的时候,依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有时候,有些人,即便是皇帝也会碍着面子少说几句,所以先前有很多祖辈建功的勋官子弟也对此事不屑一顾,入大殿之前,都会跟着身边交好的官员窃窃私语,甚至说一些低俗不堪的玩笑话。

这种情况直到小皇帝登基之后,才彻底的得以涤荡,毕竟在小皇帝的眼中,早朝这东西,那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之源,若是都像前朝皇帝那般从此君王不早朝,不灭国那便奇了怪了,所以随着早朝的次数增多,这朝会也是愈发肃穆*。

在这浩浩荡荡的人群中,若是除去最前面的两位,那可能还有一人有些与众不同,此时名唤汤奇玮,汤奇玮走在这黄道之上,显的依然孤单伶仃,即便是距离此人最近的官员也是将其视为空气一般,置之不理,从这点上就能看出,此人在这朝堂之上人缘可以说是臭的让人发指,毕竟官场,在于一个圆滑二字,当官的没几个不知道圆滑是个什么道理,所以说啊,即便是真是心里厌恶,但是表面依旧不会表现的太过明显。

当然这事事都有个例外,汤奇玮便是这个例外,说此人人缘差那是真的,谁让这小子天生便是个爱说实话的主,若不是因为自己那张大嘴,也不至于在正六品下的承议郎一当便是六七年,圆滑二字,汤奇玮这辈子好像都是研究不明白的。

就像是当今宰相陈兴修说的那般,圆滑,那是门大学问,从娘胎生下,若是心中没有几分悟性,想靠着后天学来,估计是要费些力气。

陈修行说这话也并不是空口无凭,毕竟自己为官数载,不还是没弄懂圆滑这两字怎么写吗?

汤奇玮面无表情的看着这浩浩荡荡的人群,周围人下意识的避开此人,若是真要是说这个汤奇玮的性子,仔细琢磨一下,却是有人家明老爷子当年年轻之时的几分风骨,但是人家明老爷子那是太子师的地位,即便是走在这陈修行,王鸿曦二人的前头,那都是不过分的,可你汤奇玮无非就是个小小的承议郎,一年到头你上早朝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你凭什么吊着脸子给这随便拽住一个都能比你高上三级的大官们看。

官职高过汤奇玮的自然是看不上,官职平级的看不懂。

汤奇玮本身人缘便臭了几分,再加之每次上朝他总是要闹出几分笑话来,所以现在没人爱搭理那也是自然,其中这个汤奇玮之前闹出最大的一个笑话便是拿着几封奏折试图弹劾当今大梁第一武将王鸿曦,其罪名也是滑稽可笑的状告王鸿曦豢养奴婢歌姬,当时弄的王鸿曦也是哭笑不得,解释一番之后,众人才知道,汤奇玮眼中的那个奴婢竟然是王鸿曦的养女兰傲雪,而兰傲雪当时仅仅就是被王鸿曦从山贼手中救出,留在了府上当成了义女,王鸿曦前妻过世之后,再无纳妾之意,所以这膝下无子,人家好不容易收养了一个义女,到了你汤奇玮的眼中成了奴婢歌姬,即便是妓女,人家堂堂一品大将军,养了你又能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