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知而不发



自起兵至今,刘邦与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把他们的心思摸的一清二楚,毕竟是从一介草民爬上这个王位的,对底层百姓、上流富商将臣,了解极深,论玩心理战,在刘邦的眼里,当世还无人有资格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欲制住猛人,须智取,不可强攻,兵法上有此说法,行军打仗战无不胜,靠的是战术、谋略,而让一个莽夫不敢妄动,就要抓住内心弱点,不断地造势,让其生出惧意,从而无攻击之心,这样就安全了。

这灌婴的一系列表现固然让刘邦吃惊,曾深深绝望过,但不能彻底吓破刘邦的胆,对经历过大风浪、明白活着不易的刘邦来说,只要还没人头落地、失去意识,就不放弃生的希望,与逆贼斗争到底。

“别再跟之前一样,跟个木头似的一动不动,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忠臣,那好,既然是忠臣,就听王命吧,自刎归天之后,本王就相信你!快点上路!”

刘邦见厉声训斥并催促了一番后,灌婴并未迅速了结自己,不由的极为恼火,立即朝灌婴大声吼叫。

迟则生变,这种情况不能拖,好不容易用气势压制了灌婴,就得一鼓作气让其归西,彻底除了这个祸害,这么僵持下去,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拖的越久对自己越不利,一直在死亡边缘游走很痛苦!

当上汉王有些年头了,还从未有现在这般难受过,一介匹夫压的让人心惊肉跳,不服从命令所带来的武力压制,异常强大,无法与之争锋,不早点解决的话,刘邦觉得自己会昏死过去。

吼完这番话后,刘邦一只手拿赤霄藏于身后,装做不再砍人的样子,其实,是为了以防万一,一旦灌婴还没反应,立马亲自出手,务必要做到快如闪电,到了这个地步,没退路可言,乃是最后的一击。

这灌婴刚才表了忠心,想做忠臣,不管是真是假,其内心遭受冲击、非常纠结是真,命其归天行不通,唯有亲自动手,这是最好的机会,不成功便静待死亡吧。

君臣关系发展到势成水火的地步,刘邦看的很开了,已经做过的事,管他灌婴忠不忠,不让人顺心,就得死,军中可用之将那么多,不缺这一个逆贼。

就算最后的结果是被贼杀,刘邦也不后悔了,这一生快乐过、辉煌过,死时还有人垫背,没什么不知足的,这贼子会面临更悲催的结局,黄泉路上,鼓掌庆祝。

“大王命臣自刎,臣恕难从命!臣乃当世名将,不能这么憋屈的归天!大王这道命令,未免太强人所难了!请大王收回成命,让臣砍了狗贼张良!”

灌婴咬着牙,强忍着内心的滔天之怒,耐着性子说道,要不是还顾忌着忠义之道,此刻已经挥剑砍了昏君了。

汉王的这一连串的怒吼,打破了灌婴最后的一丝期望,如今深信不疑了,站在面前的,是个古今罕见的昏君,无情无义、颠倒黑白,估计后世难出此王,可以称之为万年不遇的无情昏君,古今所有暴君、昏君不及其万分之一。

此生能碰到这种君王,既是幸运,亲眼见证了千古奇君的诞生;又是悲哀,在其麾下白干了多年,最后面临惨死的危局,而今仍旧以臣自居,颇为恭敬的答话,为的是尽这最后的君臣情分,今后便是仇敌了。

与虎谋皮数载,虎虽无情,自己却日久生情,做了这么久的君臣,快要分别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积累许久的浓厚情谊不能说散就散,值此危急时刻,做最后一回臣子宣泄出来,内心将对这昏君再无感情。

“你说什么?让你自刎,你还敢抗命,你还能干啥!没用的废物,你居然当上了上将,真是个奇迹!本王早就说了,等张良解释完了再处置,你贼心不死,还要违抗王命擅作主张吗?有种,你试试!”

刘邦听得此话,暴怒不已,眼珠子快要瞪爆了,当即大声怒斥,凶威十足,震的房内暴响不绝,地上的张良、曹参、夏侯,都不由的捂住了耳朵。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

极大的火气充斥于话语中,又有帝威加持,刘邦特意扯开嗓子大吼,声音比之前的更震耳朵,所以除了灌婴这位万人敌,其他人的耳朵根本就承受不住这阵狂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