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猛到极致
所以,勇成为了名将心中的莽夫之道,非取胜之道,凡领军之主将,皆以智谋闻名,有军师坐镇军中,以静制动,谋定而后动,方为行军正道,自古将者心中,从未将个人之勇作为制敌取胜的要点,此观念存于世已有许久,至今才有所改变,当世将领才意识到勇猛的重要性,再也无将敢小觑一人之勇。
两军对阵,各有主将,皆不屑于莽夫之道,因此,彼此之间,虽不知对方的计策,但知对方的思路,明白对方的侧重点在哪里,因为同为独领一军的名将,战法虽不同,观念却大同小异,故而都不会重视勇武,双方皆知,那么一方被敌兵之勇战胜,自然不会在寻找原因时,想到那被世间将帅者鄙视的匹夫之勇。
当世令天下众将意识到个人勇武可逆转局势的人,是项王;打破‘莽夫之道不能取胜’理论的,是项家军,自项王起兵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极多,在双方兵力悬殊非常大的情况下,往往能杀得敌人大乱、狼狈溃败,每次总能给世人一个震惊的消息,这种结果,对天下所有将领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相当于一道惊雷劈在各将的脑门上,刷新了他们的认知,打乱了他们的思维,在难以置信之际,万分震惊的接受了‘莽夫之道能改变战局’的理论,因为事实摆在眼前,项王一次次的用战绩证明了,不得不信,自当世开始,无人会忽视一人之勇的作用,也不敢忽视,不然战局逆转,军败身死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mimiread.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项王能以一人之勇扭转局势、奠定胜利,开创了此道的先河,冲锋时,项王用冠绝当世的武力开路,挡者死,勇猛无敌的形象建立,己方士卒振奋,战意更浓,敌方士卒胆寒、战心变淡,整个局势因此而变,所以项家军个个有以一敌众之勇,最主要是借了势,项王无敌的气势激发了众将士的滔天凶威,因此哪怕人数不占优,全军气势却达到了让敌军尽皆惧怕的程度,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心理防线,一群悍勇无畏之精兵对抗一群软绵无力的怂兵,自然稳赢,敌方人数再多也没用,没了胆魄,多一个,就如同多了一个馒头。
一个人勇到极致,达到当世无人可及、力抵千军的地步,有一种打法,能起奇效,且能大大减少敌我双方将士的伤亡,那便是擒杀主将,若砍了坐镇敌军的主将,敌军必乱,此时不管是招降,还是灭杀,比之前容易许多,己方将士会少许多伤亡;若生擒主将,拿其要挟敌军,一旦逼迫其投降,那么在减了伤亡的同时,还会增加很多兵马,这是两军大战极好的结果,因此勇猛无敌起到的作用,极大,有时候,比奇计制敌更快速,更有效,经过各大战例的证明,如今,‘谋’与‘勇’,在军中一样重要,欲练就百战百胜之师,除了有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主将或军师坐镇,还要有英勇善战、武力绝人的猛将在侧,兼有胆魄超凡、身强力壮的士卒。
此理论的建立,且在为将之人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归功于项王,要不是常常能以一人之勇力挽狂澜,没人会重视勇,仍然视为莽夫的特性,到了当世,项王分封的那些诸侯,都极为重视兵卒的勇猛程度,每天把心思花在练兵上,同时招贤纳士,除了寻访、招募智谋之士和统军用兵之才,还花大代价请人举荐猛士,只要够猛,力气大或是武艺高,哪怕是个傻子,也会重用,这正是项王之勇给诸侯们带来的影响,谁都希望麾下有那种力敌千军的猛人,要是猛到项王那种程度,让其当护卫,无比踏实,无一丝危险;上战场,横冲直撞,当一台战车使用,能震慑敌军,有机会擒敌方主帅,则可以和项王一样,于万军之中擒杀敌主,奠定胜局。
观念虽已改变,并已根深蒂固,但不是人人都适合用此观念,要不然也不会历经这么多年,直到当世项王出世,才印证勇武的强大,一朝的冲击太过巨大,将领们皆被项王之姿所折服,于是都学习其优点,现实是,不是人人都有项王那种武力,自然不能专注于兵将之勇,要知道,勇猛必须达到远超当世兵将的程度,才能以冠绝天下的勇力和凶如猛虎的气势横扫敌人,否则,就是逞能,必将自取灭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