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哗噻,好大一座银山-第2/4页



自己的外甥,怎么可能在大半年内,赚回那么多的白银?

于是乎,姜让笑着摇摇头说:“诸位大臣也太高看昭儿了吧?他小小年纪的,能为国家缴获那么多火枪毛皮,已经很不容易。

拉回来的白银嘛,依本官看,能有五六万两,就已经很了不起。把这么多白银堆起来,也算是座小银山啦。”

“姜大人言之有理。”

“本官也以为,北海伯爵能够拉回五六万两白银,那咱们这趟远征,就算是赚翻了!”

“……”

大周的重臣们,基本上没用过白银。

以为有五六万两白银,已经是很多很多。

所以,他们纷纷发言,同意姜让的说法。

……

张天昭是6月30日上午,离开曼加泽亚城堡的。

跟他一起离开的,还有550辆驯鹿拉的大车。

大车装载着450万枚银元,和4500多支火枪(其中2500多支燧发火枪,2000支燧发手枪)。

在离开的时候,张天昭坐在大车上,回头望着渐离渐远的曼加泽亚城堡,内心感慨万千。

在真实的历史上,罗刹王国为了独占鲜卑利亚广袤的领土,丰富的毛皮资源,将英国、荷兰、西班牙等航海强国摒弃在北方航线之外。

于1619年,关闭了从白海经巴伦支海、亚马尔半岛(在鄂毕湾左边),再到塔兹湾的欧洲航道。

从此之后,外国人再也无法从海路直达曼加泽亚。

有“沙皇金子沸腾的土地”、“北方巴格达”之称,全欧洲商人都向往,如同西班牙人向往印加“黄金国”般的曼加泽亚城,就慢慢地走向衰落。

直到1672年,曼加泽亚的新督军,带领着驻军、商人、居民,移居到图鲁汉斯克,曼加泽亚终于被荒弃,最后在1678年被大火烧成焦土。

“也许我的出现,能够让繁华的曼加泽亚城,改变它衰落的命运吧!”坐在大车上的张天昭如是想。

驯鹿大车由四头至六头成年的驯鹿拖拉着。

每辆大车上装着近450斤重的银元、燧发火枪。

由土著人驱赶着,在空旷的苔原上,向东方的旧图鲁汉斯克慢慢前进。

六天后,也就是7月5日。

疲惫不堪的张天昭,终于率领着驯鹿车队,穿过两百多公里的水陆连地,来到了叶尼塞河左岸的支流——图鲁汉河的上游。

在这里,张天昭的大哥张天福,早已经带领着57条10吨木帆船,和近三百名埃文基人春山部的水手,等候多时。

“大哥远道而来,辛苦啦!”

远远地看见张天福全身穿着中尉军服,英武帅气地站在河边,身旁还有他的漂亮小妾海玲娜。

张天昭顿时大喜,不顾身体疲倦,跑过去一把将他抱住,欢天喜地说:“有半年不见大哥,可想死弟弟我啦!”

“我也想老四你呢!”

张天福上下打量着张天昭。见他全须全尾,也很高兴地道,“听说你在曼加泽亚城堡,与罗刹人杀得昏天黑地。大哥还担心你身体受伤呢,现在看起来你一点事都没有,大哥也放心啦。”

“多谢大哥牵挂,”张天昭笑嘻嘻的指着身后的驯鹿车队说,“大哥请看,这车上装的,全是银元和火枪,怎么样,我是不是很厉害?”

把目光放在张天昭身后的大车上。

张天福看见大车上一箱箱的银元,捆绑得好好的燧发火枪,不由目瞪口呆地说:“小四呀,你是不是把一座枪山银山搬回来了?”

张天昭洋洋得意,微笑无语。

当天晚上,在与张天福商量后,张天昭决定先带二十条船,装上银元和火枪,先行返回安国城。

剩下的37条船,则由张天福带着,等驯鹿车队返回曼加泽亚,将今年四月份收上来的实物税,送到这里装船后,再起航去叶尼塞斯克。

今年,曼加泽亚、图鲁汉斯克和叶尼塞斯克,三城收上来的实物税,共有十三万张黑貂皮,三十万张杂皮。

四十三万张毛皮,每捆四十张,张天昭估计,37条十吨木帆船,每条船装三百多捆,就可以将毛皮全部装完。

更何况,叶尼塞斯克的罗刹船匠,在过去的一年里,造出三条十吨木帆船,运送毛皮的船只,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天,7月6日,张天昭告别大哥张天福,扬帆出发,返回安国城。

由于白昼现象还没好完全消退,又有强大的东北风吹送。

所以,船队尽管是逆叶尼塞河南下,可7天后,也就是7月13日,就回到了叶尼塞斯克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