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开局被迫加入了金刚寺》-第3/4页



游戏只是曲线救国的一种的手段或者说事业迂回时暂时的委屈求全而已。

反正林灰觉得在早期事业起步的阶段,没必要在游戏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

假使真的能八千万欧元一次性到账,对林灰的事业无疑超级有帮助。

不过事情显然有点不现实。

超级细胞能直接一次性拿出8000万欧元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超级细胞虽然现在势头很旺,估值有35亿美元左右。

但估值35亿美元是对应的市值,并不意味着它能拿出来这么多现金。

或许通过《部落冲突》这款游戏超级细胞近两年的营收很喜人,但这些营收也不等同于可以随意挥霍。

一个公司想长期保持高产出对各种研发项目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贸然拿出的资金超过预算的话,很可能资金链条断掉,这对一个企业是十分危险的。

真要是随随便便拿出来近亿欧元现金起码也得是市值百亿美元以上的企业。

果不其然,在邮件中超级细胞没有隐瞒他们无法一次性付清相应费用这点。

涉及到具体的交易金额结算,超级细胞那边提供了几种这样的方案:

一种是分期结算,将交易金额先一次性支付40%,余下的60%在12个月内陆续结清,尾款利息按照市面上主流银行的标准结算。

表面上看这个结算方式没什么问题,很多企业在进行收购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形式。

但涉及跨境交易,林灰不可能接受这一方案。

作为一名重生者,林灰可是知道的,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9日,欧元兑人民币贬值超过百分之十(11.83%)

结算的太慢了,林灰收获的钱会大幅度缩水。

即便是附带上一些利息,林灰也很吃亏。

而且结算周期太长了和林灰想要快钱的初衷相悖。

说起来知道欧元在贬值,似乎可以做点什么啊。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且在涉及到纯粹碾压的技术面前资本有时候显得像个稚嫩的孩子。

超级细胞提出的另一种方案是。

将涉及到资金的40%一次性付清,另外的60%以股票的形式结算。

相比于前一种方式,林灰更倾向于第2种方案。

假设是以6500万欧元的价格进行的成交。

这也意味着林灰可以一次性收获2600万欧元,这将很大程度上丰富林灰手中的现金。

至于剩下的3900万欧元如果以股票的形式结算。

对于估值34.9亿美元的超级细胞来说,3900万欧元的股票起码意味着林灰将获得1%以上的股份。

尽管只是1%的股份,但也不少了。

据林灰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在2013年,超级细胞估值30亿美元的时候,软银以1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超级细胞51%的股份。

在13年12月份软银又将他们所持的股份从51%增至73%

在这种情况下其余各种人所占股份加起来也不过才27%。

这样如果林灰能获得超级细胞内部超过1%的股份似乎意味着如果林灰选择了方案二这种方式结算的话并不只是持股那么简单。

似乎是超级细胞在招揽自己啊?

果不其然,林灰看到了超级细胞还给他发来了一封招揽的邮件。

这封招揽邮件的署名是帕纳宁。

林灰记得这个人似乎是超级细胞这家公司的总裁。

在邮件中此人给林灰介绍了超级细胞这家公司。

按照此人的介绍,在超级细胞这家公司内部,有着一个又一个被称为“Cell”的小组或者说小团队。

每个团队拥有自由去选择制作方向.

有了新奇的想法通过简单的成员间沟通可以不经繁复的请示直接执行。

超级细胞内部数据对所有员工全公开化。

每天超级细胞都会通过邮件公布公司游戏的全部数据,以此来让公司所有人知道某个团队的游戏是否达到KPI,以此来决定是否砍掉某个项目。

其实不用此人介绍的,林灰以前没少看过和超级细胞这家公司有关的各种报道。

据称这家公司内部没有特别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每个员工的建议都能够被采纳。

林灰记得前世皇室战争这个游戏就是一个负责服务器维护的员工提出的。

比起《海岛奇兵》这款游戏的营收来。

《皇室战争》更是超级吸金,这款游戏总营收更是逼近三十亿美元。

就特么的离谱,尽管这个游戏还没问世,但涉及到皇室战争林灰不是太容易复刻,《皇室战争》涉及到的IP在超级细胞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