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调研虎山村-第3/4页





    霍千里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小摞文件,交给手边的曹青峰,让他一人传下去一份,然后环顾一圈开口道:“关于农村的发展,其实ZY早有论调,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要唤醒农村里沉睡的资本,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

    “这个沉睡的资本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集体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等,当这些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我们的农村才能焕发更蓬勃的活力和生机。”

    众人听着霍千里的话,低头看着手中的文件。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旌发【2010】1号)

    “这是我们旌城市2010年的一号文件,就是强调要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通。目的是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推动它们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霍千里看着众人,“这是我们旌城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也是我们千符镇包括虎山村在内的各个村落的财富密码。这些权益,就是农村更多的资本。”

    掷地有声的话,听得顾大强一喜,果然不愧是霍兄弟,就是不一样,总是能从那些别个看都不看的文件里头找出真正的好路子来!

    但等他环顾一圈,却没从大多数人的脸上瞧见与他一样的欣喜,就连顾承德也不例外。

    就在他心头疑惑之际,就有参会的领导开口说话了,“霍书记,这个设想的确很好。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还是我们之前说的,我们是在这么偏远的一个地方,哪里有啥子城里人稀罕这些东西嘛!来建个厂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求爷爷告奶奶地求来的,这些东西流转不起来;其次,当初这个文件下来,我们都有印象,也正经地推过一次,但是不得行,历史遗留问题不少,而且村民们的意见更大。”

    顾承德这时候鼓起勇气开口道:“霍书记,以前镇上想过搞这个事情,派人来村上开了两次会,都差点闹起来,各家分配不均匀啊!各有各的想法,根本莫法搞,镇上后面就知难而退,再没提过这个事情了。”

    “我也有印象。”一个年级稍大的领导点头道,“产权制度改革的确提过一阵,但是后来兴许是阻力太大,上面也不再提了。”

    这时候,坐在会议桌末端的王伟忽然举了举手,“霍书记,我能谈两句吗?”

    霍千里嗯了一声,王伟开口道:“这个问题当时我还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问题,但这个就和原本的农村成员资格产生了矛盾。为什么呢?因为政策是要求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一经认定便不得更改,但村社成员的资格却是随着人口不断变动的。要是不挣钱还好,挣钱的事,谁能让自己落后呢?于是这个问题几乎在一开始,就成了死结。都不用说后面那些更麻烦的问题。”

    王伟的话,连同众人的言语,如同一盆当头的冷水,浇灭了顾大强心头骤起的欣喜。

    原来这个事情早就已经被证明搞不通了嗦!怪不得这些人一个个的脸都垮起老长。

    顾大强想到这儿,心头忽然一动,这些当官的对霍兄弟这么听话,说啥做啥,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情都不搞,肯定也都是想清楚了,踏踏实实跟着霍兄弟干能得好处,能出头,但是架这么大个势,最后搞出个已经被证明没得搞头的想法,那这些人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