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天下还是煞笔多(5)-第2/3页
说罢一鞭子抽在王平身上,直将对方打下马来,狼狈不已。
这种动静让旁边的定远军骑兵面面相觑,想说什么,却听段刚吼道:“休废话,走,袭击隋军大营去!斥候骑兵,赶快去前面开路,断不可让隋军探子发现我等!”
“喏!”
“喏!”
令行禁止,长蛇般的定远骑兵浩浩荡荡离开关隘,跟着段刚向北而去。
被留下五百军士守关的王平既愤且恨:
“这丘八命不久矣,老子给你准备点缟素吧!”
说罢回关。
……
隋历1年9月4日夜,段刚奇袭隋军大营,却遭埋伏,四千五百定远骑士折戟。
同时,一万隋军猛攻天孤关,副将王平见事不可为,弃关而走。
天孤关落入隋军手中。
……
隋历9月5日,东石城。
率军返回东石城的杨越,刚一抵达便接到李冲拿下天孤关的消息。
“这么快吗。”
杨越有点惊喜,原本只是试一试,却没想到真的成了。
是的,那计谋就是他出的。
以他所料,定远军从宣州离开,绝不可能在短短八日就冲到天孤关,毕竟那可是十五万大军,铺摊开来能绵延数十里,笨重无比,几千里急行军,起码要掉队一半。
不像崔平仅有两万,可以轻装上阵。
所以先到者,必定是先锋军一类的人,而天孤关虽然险要,却并不大,二三千人足够驻守。
仅仅几千人,又跑了几千里,肯定累的不行,正面突击隋军很容易吃掉对方。但如果对方龟缩在城里,就很棘手,毕竟华州只有一万隋军,强行攻关,死伤惨重。
根据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原则,杨越运用“诱之以利”“多方以误”等原理,设计出了一个计谋,假装隋军虚弱,引诱关内定远军出来袭击。
他以为对方很聪明,能识破他这计谋。
没想到,天下还是煞笔多。
“要是大宣全都是这种酒囊饭桶,何愁大事不成?”
想着,杨越踏入了东石城,此刻墨曙、墨群、墨通、石之轩、花千树等人均在此地。
打下了楚州的他们,开始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计划很简单,不需要讨论。”
杨越直接定下基调:“即刻回军华州,联合三万镇远军,以十二万兵力,于天孤关以逸待劳,一鼓作气击破东方奢大军!”
“喏!陛下英明!”
……
隋历1年9月5日,杨越移军南下。
……
三天后,隋历1年9月8日上午,杨越等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华州城。
华州城的北城门,名叫‘阊门’,杨越骑马来到此地,看着周围旷野旌旗猎猎,城上投降的镇远和隋军混在一起,一时心潮起伏。
他忽然感概一声:“重过阊门万事非。”
想当初,第一次来华州,还是毒尸之乱时期,彼时,毒尸只打到华州东部,西部的华州城还是一片祥和。
而如今,几次隋军攻城,留下了无数血火,譬如那城墙,那护城河,就添上了不少鲜血,以及黑黑灰灰的斑驳。
“重过阊门万事非?”一旁的墨曙咂摸着这两句,道:“这是诗不会是主公新作吧?正合此时情境。”
“是,但又不是。”
杨越点头,任凭骏马缓缓向前走,他道:“的确是‘新作’,但并不合此时情境。”
这是一首悼亡诗,悼亡亡妻的,作者叫啥他不记了,只记得这诗词还不错。
“悼亡诗?”墨曙愕然,“主公谁死了?”
“没人死,假托亡夫所做。”
杨越没好气道。
这时身后马车里的墨群忽然掀开帘子,钻出,坐在车夫身边,咳嗽两声,道:“听闻主公诗才极高,曾作镇国诗,愿闻其详。”
“这个么……”杨越不太想说,因为这首诗实在和现在气氛特别冲突,有股违和感,而且他老婆孔芸还活的好好的,写这个不吉利。
不过墨群说降廉文忠,给他立了大功劳,他不太好拒绝。
想到这里,杨越遂道,“好吧。”
唰唰!附近一群人纷纷看向杨越,洗耳恭听。
称帝以后没多久,杨越拿下天机玉,向众人展露自己身怀帝王之气。
不仅如此,还拉出云明,说镇国诗,鸣州词,都是他写的,天生顶级诗才。
一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杨越,实力弱小,太高调会被打死。
现在不一样了,反都反了还管他娘的高不高调,现在就怕没人知道他牛逼。
优点广为流传,缺点……假装没有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