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息事宁人-第2/3页





        “哀家惩罚太子殿下和陛下惩罚太子殿下,那意义能够相同吗?哀家知道太子殿下做今天这样的事情,不过就是为了借这次马球比赛,在长乐郡主跟前显摆一下自己的形象,好借此机会取得长乐郡主的芳心,让他和长乐郡主的婚事能够更加的牢固一些。虽然这手段不怎么光明正大,但是这目的也还算是单纯,哀家也是可以理解他的。但是如果陛下知道了这件事情,指不定要怎么猜疑太子殿下呢?”

        “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如今正正斗得厉害,两人也算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这样的平衡,对朝堂来说是最好不过了。陛下也对这样的局面并不想多做些什么,今日,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互相抗衡,也是陛下默许的。可是如果太子殿下做的这些事情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只怕陛下会认为这是太子殿下故意设下的一个局,是要陷害摄政王殿下的。哀家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思,他既然在长乐郡主和摄政王殿下身边安排了自己的人,也一定会在陛下身边多放些自己的棋子。这之前,陛下从来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自然也不会在意,可如今,如果吃出了这样的事情,陛下一定会好好的查查自己身边的人的,到时候万一查出来什么,陛下一定会将这些事情都怪罪在太子殿下头上。太子殿下还年轻,他若是一时情急,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那他昔日所做的一切,可就全部都白费了!”

        “哀家虽然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心思颇深的孙子,可是再怎么样,他也是哀家的亲孙子呀,总比那个摄政王殿下要和哀家更为亲密吧!哀家还是向着自己的人的!于情于理,哀家都不会任由此事发展到那样的局面的。所以只有哀家出面,把这件事情给压下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全太子殿下,保住朝堂上如今的局面,不让摄政王殿下一人做大,以防他将来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可是太后娘娘您刚才既然说,今日的这个局面,是陛下故意为之的,那陛下肯定是希望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两人之间分不出胜负呀!这样陛下才能居中调平,维持如今朝堂之上,风平浪静的局面。可如果陛下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处罚了太子殿下,那摄政王殿下可不就大大地占了上风了吗?这太子殿下毕竟是陛下的亲儿子,就算是陛下真的生太子殿下的气,又会把太子殿下怎么样呢?如果真的让摄政王殿下踩在太子殿下的头上,这也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局面呀!”

        “这你就太不了解陛下了。没了一个太子,可以再扶持另一个太子呀!陛下的儿子可多的是了,这太子殿下如果不是因为母亲是皇后,占了一个嫡出的身份,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的被封为太子呀?大皇子如今镇守在边关,朝堂之上的事情,他倒是掺和的不多,但是二皇子和四皇子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啊!背地里这两个家伙没少结交那些六部的朝臣,哀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懒得搭理他们。其他的皇子虽然年纪还尚小,不过陛下正值盛年,那些孩子还有的是机会,慢慢的长大,等将来还指不定哪个皇子更加厉害呢?!太子殿下,这个位置能保多久,能不能保住,连哀家都说不准啊!没了这个太子殿下,明天就会有新的太子殿下。”

        “就连这个所谓的摄政王殿下,也不过是陛下用来磨练太子的一把刀罢了!这如果磨练不好,太子自然就废了,可以换一个新的太子。这如果磨练好了,太子一朝得志,这摄政王殿下不就废了吗?!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两相抗衡,分不出胜负的局面,才是当今陛下最想要的结果。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都不过是陛下掌控朝局的棋子,陛下才是这执棋之人呀!他可以不顾及骨肉亲情,不管太子殿下的死活,可哀家却由不得他这样做。无论如何,哀家也是看着太子殿下这样长大的,这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的争斗,哀家可以坐视不理,但是这太子殿下的死活,哀家还是要管一管的。只要哀家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陛下如此对太子殿下。这件事情决不能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到哀家这里就可以停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