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撤退



五月十九号,余州全面失守。

敌军占领了铁路线后,从华北华中源源不断地运送物资和军队过来。

距离余州仅两百多里的大徐乡,最近也不住有逃难的百姓和国民军溃军经过。

长富也因此收编了不少人进队伍。

不过,随着十几万敌军势如破竹朝西北扩张,三团也不能在此久留了。

长富和几名军官商议,准备暂避锋芒,将队伍往豫省的振州方向撤退。

“不行,不能往那边去。”昙生一口否决。

他恍惚记得,就在这年的六月上旬,国民军会将花园口决堤,往下游泄洪,以阻止敌军进攻的脚步。

那次决堤将造成豫东、徽北和苏北大面积土地被洪水淹没,死亡无数百姓,尤其以豫境受灾最为严重。

长富疑惑:“为啥不能去豫省?”

“再过十几天,豫东将发生大洪水,咱们若现在进入,必定会迎头遭遇上。”

昙生拿出一张地图,在上面勾画:“咱们可以从这边穿过,进入晋,在晋山区建立根据地,慢慢跟鬼子打游击。”

虽说鲁翼两地已经沦为东倭人的占领区,但自己的队伍若强行穿过,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一来,还可以沿途将敌军刚刚建立的据点一个个摧毁。

长富:“咱们从北部走,不会跟鬼子对上吗?”

“对上也不要紧,只要不跟他们的主力对上就行。”昙生道:“咱们绕道他们后方,虽说路途远了些,但安全得多。”

“还有,咱们走之前,把周围铁路线都毁了。”

敌军当初为何速度极快地攻占了那么多地方,这些铁路线起了很大的作用。

东倭人用火车皮将军资武器和士兵从华北华中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让本就物资匮乏的国民军节节败退。

这也是东倭人为何布下重火力攻占余州的原因。

虽说国民军委员长的亲军,驻守兰封的第27军和守卫商丘的第七军不战而逃,追根溯源还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等后援跟不上。

但那两个军长的贪生怕死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正因为他们的退避,才让敌军长驱直入,在短短时间就丢了半个国家。

还有,东倭人在东北建立大型军工厂,没日没夜地生产军用物资,甚至从美利坚进口牛肉为士兵补充营养,买进很多工业原料,甚至购买大批武器装备。

这样的局面,再对上某些不战而逃的军队,难怪东倭人会狂妄地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占领全华国。

“那好,咱们就从鲁地走!”长富想了想,又问其他军官:“你们没意见吧?”

团长都敲定的事,其他人能说什么。“没意见!”

于是,队伍整装,当天下午就出发了。

如今长富的三团已经有一千多人,四百多匹战马,二十几辆马车。

但马车上并没有装多少装备和粮食,倒是装了一些大帐篷和大铁锅等物。

这些东西并不重,所以马车跑起来不比马匹慢。

队伍行走的很快,但队伍后头竟跟了不少拖家带口的乡民。

昙生骑在一匹马上朝后看了看,并没让人阻止。

自己明明留下不少武器弹药给民兵们,但还是有人不敢留在家乡。

此时,徐秀正跟老爹挥泪告别,忽然见大嫂拉着两个侄子跑了过来。

“他叔,你还是带上善文善武吧。”徐王氏哭着说:“俺……俺不敢留他们……”

徐秀看向老爹,只见徐大先生神情平淡,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可行军很苦,也危险。”徐秀只好劝道:“大嫂,善文善武还小,恐怕……”

“我们不小了!”善武叫道:“我和哥哥就要跟部队走!”

善文点点头,“小叔,我和善武都学会开枪了,你瞧!”他从挎包里掏出一把盒子枪,“这个是爷爷给的。”

徐秀无语地瞧了老爹一眼,叹口气,“好吧,只是你们不能胡来,跟着辎重队。”

辎重队里也有不少十几岁少年,正好跟他们做伴。

“不过,你们手里不能拿枪。”徐秀将侄儿手里的枪收到自己包里,“这玩意不小心会走火,会伤到别人。”

善文善武乖乖上交两把手枪,朝爷爷和母亲挥挥手:“爷爷!娘!我们走了!”

徐大嫂泪如雨下,还不忘叫身后的仆人将两个孩子的包裹送上来。

“你们好好的,听叔叔的话,不要调皮……”徐大嫂泣不成声。

“娘,我们过段时间就回来看你啦!”小少年似乎没明白自己将与亲人决别,开心地爬上一辆马车,挥手告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