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可以开始玩变革啦-第2/3页



什么计划?就是“化家为国”啊!

为什么是中间层次?那个“化家为国”只是吕武计划中的一部分,再接下来就是尝试进行大一统,他这一代无法完成,会给后代打下良好基础,少不了植入式的灌输“大一统”的思想观念。

现在阴氏要干的事情就是继续封锁秦国跟外部的联系,再来就是有条不絮地继续执行和推广吕武操刀下的变革。

在这一场变革之中,直接让贵族消失属于不可能,能做到的最大力度仅是减少贵族的数量,不使贵族有颠覆国家的实力。

并且还有一点,完全抹掉“封建”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那些什么“臣下之臣”、“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贵族权限下不得。

真的要那么“一步到位”的话,阴氏势必将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这个不是取决于吕武到底能不能拉拢到更多的生民为前提,人们的观念就那个样,甭管阴氏做到什么地步,为生民又干了多少好事,只要稍微出现一个失误,有贵族勾结起来鼓动,一样会出现从众效应。

所以就有了那么一句“群众都是愚昧的”。

要想群众不愚昧,教育是一个关键,要命的是吕武……或者说阴氏,压根没能力去搞什么义务教育。

比较现实的还有一点,即便是阴氏有那个财力去搞义务教育,要选择什么教材,会不会被教歪了?

而教材会不会被教歪这么一件事情,吕武、吕阳……乃至于是三五代之内可能没问题,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问题。

思考一下孔夫子复生会不会被一帮徒子徒孙气得再次入土的事情,估计是刚恢复呼吸的功能又要立刻咽气了。

大怂的识字率不是封建王朝中最高的一个,大萌才是。

初次真正得到左右国家命运大权的大怂读书人,他们是怎么做事的?大萌的读书人又怎么样?

大怂和大萌的读书人应该教会所有有志于穿越当领导的人一个道理,利益阶层永远会存在,不要对利益既得集团抱有任何的美好幻想。

怎么说?失去了压制与监督,情况只会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主……”葛存有些欲言又止。

吕武抬头才看到葛存的模样,眉头皱起来的同时,心里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主母乃出赵氏,晋赵氏为大宗,秦赵氏为别宗。”葛存其实有点怕,迟疑着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这话是事实啊。

然后呢?

葛存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秦有公族聚于少主左右,多有魅惑之言。”

吕阳是吕武的继承人啊!

虽然吕武非常忙碌,还是不可能完全放弃对继承人的关注。

因此秦国公族试图从吕阳身上找到阴氏的突破口这件事情,吕武并不是完全不知情。

“此事你不必多管。”吕武说道。

说到底,吕武只能掌管阴氏一世的命运,某天入土之后就再也管不着了。

什么留下组训之类的玩意?即便不成为一个笑话,也会变成臣子压制有为之君的工具。

吕武想看看吕阳会去怎么做,没想过干连观察都没有就要一杆子打死的事情。

在那么一件事情上,但凡吕阳遭到秦国公族的蛊惑干出糊涂事,乃至于是让吕武发现有不好的倾向,只能证明吕阳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如果吕阳能反过来利用那些秦国公族,自然是吕武很乐意看到的结果。

晋国新君继位之后,来自各个国家的使节有走有留,大多数选择留下来就近观察晋国的未来动向。

刚刚继位的姬彪只有五岁,要说担忧被篡位什么的,国内外基本没有这种看法。

晋国只有公族担心卿族继续下狠手,时刻保持警惕的同时,加强了互相之间的联系。

各个诸侯国对晋国集结大军无比关注,一直到夏收来临时晋国大军得到解散,他们才算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解散的军队不是不能再次征召,集结再解散只说明晋国是一种面临变局下的警惕心太强,不是要对某个国家实施入侵。

吕武并没有立刻针对公族的想法,相反变成了需要对公族进行安抚,压制一些非公族却跳得太欢的贵族。

在这种现状下,晋国新一轮职位调动显得无比重要。

在这一次职位调动中,卿位人选不变,卿位排序照旧,司徒、司寇、士师、御史……等等一些职位则是进行了变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