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4章 相聚-第2/3页





        所以当一个人开始怀旧的时候,不管他年纪如何,至少心态在趋于成熟。

        等到了老杨头这把年纪,就彻彻底底的暮年,一天中做的最多的事估计就是回忆了。

        可这往事有时候不能独自品味,还需要跟人一起分享。

        分享的人必须是参与过的,这样聊起来才能共情。

        小爷爷走了,老陈头走了,现在就剩一个老姜头啦。

        至于嘎公老孙头,虽然年纪摆在那儿,是可以聊到一块儿去,但毕竟是后面来的,很多事儿没有参与。

        所以跟老杨头更能产生共鸣的人就是老姜头了,杨华忠是个大孝子,想要请老姜头过来吃饭,让老杨头高兴高兴,这份良苦用心杨若晴表示理解。

        “娘,那就去请呗,无非是多抽一双筷子的事儿。”杨若晴说。

        孙氏欢喜的应了,“我把黄鳝拾掇完就去叫。”

        吃晌午饭的时候,老杨头看到老姜头和老孙头都来了,果真露出了笑容。

        虽然自己都还坐在轮椅上需要别人伺候,但老汉还是很积极主动的帮着招呼他们两位。

        孙氏和杨若晴端着菜来了堂屋,大盘装的香辣黄鳝,一看就很下酒。

        因为阴雨天,所以孙氏把小泥炉子拿了出来,上面架着一口小铁锅。

        铁锅里是红烧土鸡,锅边还贴了饼,在文火的滋烤下鸡汤汩汩冒泡,香气缭绕。

        除此外还有好几盘炒菜,围绕在地锅鸡和香辣黄鳝周围。

        温了的酒给老杨头,老孙头,老姜头一一倒满。

        杨若晴笑着说:“爷,嘎公,老姜爷,今天外面下着雨,也没啥事儿,你们小酒喝着,慢慢聊。”

        几个老汉都笑眯眯点头,大病初愈的老姜头环顾四下没见着杨华忠,“你爹的腿还不能下地吗?”

        “还不能,但能坐起来了。”杨若晴说。

        “那咋不叫他来堂屋吃饭呢?”老姜头又问。

        先前他过来的时候本想去杨华忠那屋打个招呼,结果被老杨头给拦下了,说是杨华忠吃过了药刚睡下。

        杨若晴闻言笑着说:“福伯建议我爹最好卧床,不然容易留下后遗症,所以都是端去屋里吃。”

        “啊?这样啊?大夫的话要听。”老姜头一脸慎重的说。

        “那你们赶紧趁热菜给老三送些过去啊!”

        “老姜爷你放心吧,准备了呢,只是我爹先前喝了药一直没醒,你们先吃。”

        “好,好!”

        几个老汉把酒言欢,杨若晴和孙氏在一旁安静的吃着饭,母女两个不时偷偷交换个眼神,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