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羡慕(四更)-第2/3页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能吃饱穿暖,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出来刨野菜剥树皮充饥了。

        “哇,这里好多的夜芹菜呀,晴儿快来!”

        杨若兰朝杨若晴这招手。

        杨若晴赶紧快步过去,姐妹俩在那掐嫩芹芽。

        “芹芽等会跟辣椒和肉沫子一块儿爆炒,三碗饭不成问题。”杨若晴打趣道。

        杨若兰笑。

        弄了好几把芹芽,足够炒两大盘的,姐妹俩接着寻觅其他的野菜。

        蕨菜,荠菜马齿觅,这些是肯定少不得的。

        “兰儿姐,你快看,那边好多地木耳呢!”

        杨若晴像发现了宝贝似的,赶紧朝前面的一块低洼地走去。

        地木耳,学名又叫地衣,外形长得跟黑木耳很相似,可以干炒,也可以煲汤,味道很是鲜美。

        吃到肚子里,还有肠胃清洗剂的作用。

        是餐桌上的宠儿,也是入药的奇才。

        “呀,这地木耳长得可肥美呀,咱晌午的菜都足够了呢!”杨若兰道。

        杨若晴也笑,就喜欢这种满载而归的感觉。

        ……

        灶房里,妇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着包饺子。

        用来晾晒棉花的大竹匾里,一只只薄皮多馅儿的饺子,如同一枚枚白色的月牙。

        整齐有序的码放着,一圈环绕着一圈,如同一朵巨大的,层层叠叠绽放的花朵。

        圣洁,美丽。

        杨若晴拿起边上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头沾了一丁点儿清水,往饺子皮上涂抹了一圈后,

        再用勺子舀了一勺子事先调制好的野菜肉馅儿,放到饺子皮的中间位置。

        两面一对折,因为事先沾惹了清水,所以饺子皮极具粘合性。

        再往粘合的部位,挤压出几道褶皱出来,再放到大竹匾里。

        看着面前这些饺子,杨若晴觉得倍儿有成就感。

        等会蒸饺,水饺,煎饺,油炸饺子,要轮番上阵,粉墨登场。

        ……

        骆铁匠和王翠莲,拓跋娴,那日松萧雅雪,鲍素云娘仨,杨若兰以及阿豪,全都来了杨华忠家吃晌午饭。

        而孙家和老杨头以及杨华梅那边,也都分别送去了一海碗饺子去给他们尝鲜儿。

        “这是咱家宝宝长这么大,头一回吃饺子呢。”

        孙氏抱着骆宝宝在怀里,开始给她喂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