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冰释前嫌



  姐妹俩将袋子口撑开,把自己的药材展示出来。

  赵先生伸手往盛地黄的袋子下面一摸,摸出几块来细细查看:“嗯!挺干净,挖断的也少。”

  再看看蒲公英,品质也不错:“你们打算怎么卖?”

  暮烟道,我们村的曹先生收的地黄二百文钱一斤,蒲公英四百文一斤。

  赵先生微微摇摇头:“那是曹先生照顾你们,在赵先生这里,要低一点点。”

  听他的意思不会低很多,姐妹俩一起点头:“行,您看给多少?”

  “地黄一百五十文一斤,蒲公英三百文一斤。”

  这也比梁氏上次去卖的贵啊!

  “行!”

  看这先生办事如此痛快,他爹应该也不是个难相与的。

  称了分量,赵先生将药材倒进笸箩里,顺便看看上下的品质是否一样,灰尘多少,干湿程度。看罢了点点头,应该是满意,然后就去盛钱的匣子里拿钱。

  这时候暮烟问:“先生,这村里有位说书的老先生您认识吗?”

  赵先生停下拿钱的动作,抬头看着暮烟,暮烟吓得一个激灵,该不会是人家认出了她,要替父报仇吧!

  “你们是陈钟村的?”先生问。

  暮烟双眼紧盯着他的表情,微微点点头,先生又问:“你们村有个会说书的小姑娘,你们可认识?”

  暮烟看看姐姐,不由自主往姐姐身边靠靠,暮玲将她搂住才答道:“就是她。”

  先生果然不再拿钱,而且朝她们走过来,暮玲将妹妹搂得更紧。

  赵先生走近,仔细将暮烟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会说书?就是你顶了那老先生说书的活计?”

  “我不是故意的。”暮烟开始慢慢往后退。

  没想到先生突然哈哈笑起来:“那我还要好好谢谢你呀!”

  暮烟以为他说的是反话,仍然往后退。先生面色平和道:“那老先生是我的父亲,一辈子靠说书养活了一家人。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惯了,年纪大了也闲不住,我表姐夫一撺掇就去了你们村,拦都拦不住。没想到才两日就回来了,原来都是你的功劳。”

  “我,我真不是有意的。”暮烟仍然不太相信:“老先生在吗?我想拜访一下他,跟他道个歉。”

  “道歉不必了,他现在在家里养狗逗鸟,日子自在得很。”

  “那我想拜他为师!”

  赵先生凝眉思忖片刻:“他倒是一直闹着要收徒弟,说他一身的本事不能带着入土,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既然你能将他的活计都顶了,说明你有些本事,说不定他能看上你。”

  “那您快带我们去见老先生吧!”

  赵先生过去打开医馆后门,朝后面指指:“他就在那儿呢!”

  暮烟从后门望出去,那里是一处住家的院子,一位老人正在院子里逗鸟,那不就是说书的老先生吗?

  赵先生朝她们点点头:“去吧!只要他高兴,想做什么都行。”

  暮烟姐妹从医馆后门出去,到了院子里,远远叫了声“老先生”。老先生停下逗鸟的动作,往这边看过来,大概是眼神不太好,看了半天也没看清楚是谁,于是开口问道:“谁啊!”

  这时候暮烟姐妹已经走近,老先生这才认出了她,但是又不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她。

  暮烟低身行礼道:“暮烟见过先生。”

  老先生用手捻着胡须道:“小姑娘,在你们村羞辱我还不够,这怎么还打上门来了?”

  暮玲在一旁打圆场:“不是的老先生,您走后,烟儿一直说对不起您,想找个机会来拜访您,这不就来了吗?”

  暮玲将手中的水果和点心递过去:“是来给您赔礼的。”

  老先生咧嘴笑着:“赔礼不用,来坐吧!”

  他家的房子前面有很宽的屋廊,屋廊下的地上铺了青砖,这个地方是专门用来晾药材的,现在就有几个大竹匾里正晾着药材。

  老先生招呼她们去屋廊下坐,那里摆着茶桌和小凳子。

  暮烟问:“老先生,您说书,那赵先生怎么就学了医呢?”

  “说起来,我们家也是医学世家,不过我是个不务正业的不肖子孙。我父亲我兄长都是学医的,只有我不想学医,偏偏要说书,还自以为博古通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