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男人的束腰



  回家捞咸鸡蛋,就着煮稀粥的锅,放在蒸屉上面蒸,一共有十八个。

  暮玲和暮丰都回来了,梁氏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陆家现在是什么情况。

  暮丰进门先去灶屋,一掀锅看见那么多咸鸡蛋,顿时乐开了花,这次暮烟必须拦着。

  “这是要卖的,你只能吃破的。”

  还好有两个裂了的,暮丰拿着去吃了。暮烟将没破的捡在小笸箩里,准备下午给曹家送去。说起曹家,前日的药钱还没有给人家呢!

  “姐,这次娘又失算了,上次欠人家的药钱还没给呢!这咸鸡蛋怎么能再收钱!”

  这时候梁氏正好进门:“那还不是你生就一副败家身子,我只能认倒霉,就这些鸡蛋,将药钱顶了,一会儿我送去。”

  一提起曹家,梁氏总是格外上劲!吃了午饭便忙着去了。

  曹先生还没有回来,曹璋刚吃过饭还没有去书塾,还在家里,而且田先生也在。

  田先生不是本村人,他的饮食由曹家负责,他也是刚刚吃完饭。

  田先生问起暮丰,梁氏便说:“我家丰儿书读得不好,也考不了科举,等年下他爹回来便带他去义城寻营生,书就不读了,我正想着要与您说一声呢!”

  “那也好!家里的活他也能帮上忙了,暮玲姑娘也不用那么累了。”

  他无缘无故提起暮玲做什么?梁氏心里一动,又想着没什么,便没有再想。

  李氏从厨房出来:“暮家嫂嫂来了,是来送咸鸡蛋的?”

  “是,腌好的只有这些了,让夫人先吃着,后面陆续还有腌好的。”

  曹夫人撩起竹帘从北屋出来站在台阶上,头上的发髻仍是一丝不乱,身上的衣裳没有一条褶子,连说话都是口不大张,颜面端庄。

  “暮三嫂嫂,大热天还让你跑一趟,真是不落忍的,多少钱?”

  梁氏满脸堆笑:“几个鸡蛋提什么钱,前日的药钱还没有给先生呢!”

  曹夫人脸上终于见了一丝表情,是一丝丝笑意:“嗨!乡里乡亲的,还提那些就远了。”

  说了半天话,她始终没有让梁氏进屋,李氏接过小笸箩,端去厨房将鸡蛋捡出去,笸箩还给她。

  “那我便回去了,夫人若是再想吃,让人带个口信我便送来。”

  转身的时候看见曹璋,又是一番恭维:“看看你家小曹先生,书读的好,人样子也长得好,真是哪里都好。”

  台阶上的曹夫人用手帕掩口,飞了个轻飘飘的白眼过去:“瞧你给他夸得,也就是在陈钟村他算个出色的,若是去了京城,哪里有他显露的机会。”

  听她的话,曹璋参加科举,进京城做官,是有十之八九的把握。这个陈钟村,人家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听说她娘家家境殷实,还有在京城做官的族人,想必是已经托好了关系。

  明日又是集日了,梁氏也在想还要不要去赶集做生意。一路想着回到家,见暮烟还在槐树下坐着。

  “这大中午你不睡觉在这儿干啥?”

  “陆家的营生……”

  提起这个,梁氏也是叹口气:“反正陆君铭说是不走,可是他爹非让他走,谁知道呢!”

  回到屋里,见姐姐还在绣花,一条束腰已经绣了快一半。绛色细麻布,灰色缠枝莲纹,这怎么看着不像是女子用的。

  “姐,这束腰你是给谁绣的?”

  “自己。”

  “那应该用黄线,我看你针线笸箩里有啊!干嘛绣个灰色,多老气!”

  “你懂个什么!”暮玲口中嗔怨,脸上却显出一抹娇羞。若真是个十岁的孩子,怕是不懂,可暮烟前世已经二十多岁了,她岂会看不出其中端倪。姐姐这是有喜欢的人了,这束腰围在谁的腰上,便是谁了!

  酉时正,西边的天空升起火烧云,半边天都被染成了红色。暮烟兴奋地望着天边:“姐,你看,火烧云!”

  东屋的暮丰站在门口,连他的脸也被映成了红色:“这有什么稀奇,少见多怪!”

  暮玲站在北屋门口,朝西望望,随即笑逐颜开:“娘,明日去赶集!”

  梁氏在灶屋里应着:“好,那就剥葱,切咸菜丝。指望别人家赏饭吃,不如自己去挣。”

  她指的是陆家的事。明日去赶集早些回来,不耽误做午饭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