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脸面与饱饭



  日头越来越烈了,连小鸭子都躲去了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在那里啄草籽吃。

  暮玲看暮烟一张小脸热得通红,怕她热坏了,便带她往家走。回到家,梁氏已经将暮玲之前送回来的一筐药材都分类,择干净,蒲公英和菖蒲放在扫干净的地上晾晒,地黄的块茎则摆在笸箩里。

  书上说,药材不宜暴晒,要阴干,母女三人一起将药材抱去院子里的槐树下。将新采回来的药材倒出来,分类,择干净,忙得一时忘了做午饭。直到暮丰进门,梁氏才想起来还没有做饭,赶紧站起来去了灶屋。

  半大小子总是爱饿,进门见没有做饭,暮丰皱着眉抱怨:“都在家做什么,连饭都不做!”

  梁氏一边忙着拿柴点火,一边说:“忘了忘了忙忘了,饿就先吃干粮。”

  暮丰过来看看暮玲姐妹俩在捣鼓的东西,不耐烦地踢了一脚:“捣鼓这些破草做什么?能当饭吃吗?”

  暮玲一巴掌拍在他小腿上:“不能当饭吃,但是能卖钱换饭吃,懂吗?家主?”

  这位家主此时心里只想着能入口的饭,从不关心饭从哪里来。

  饭桌上,暮玲问起张婶子去给陆家做饭的事,梁氏撇撇嘴道:“陆太公是托人问过我的,给一个军户家做下人,我嫌丢人,就没应。”

  “丢人?一个月五百钱,一年六吊!”

  梁氏停下筷子瞪着暮玲:“这么多,就做做饭洗洗衣裳?”

  暮玲挑起眉毛,朝梁氏点点头:“嗯!就张婶子那手艺,赚的一年比我爹捎回来的钱都多。”

  梁氏愣了片刻才说:“唉!吃饭吧!”

  她明明是后悔没接下这活儿,又不愿意承认!

  暮烟用筷子蘸了一点酱抹进嘴里咂着:“娘做的酱真香,张婶子会吗?”

  暮玲和梁氏同时说:“当然不会。”

  “那她做饭一定也没有娘做的好吃!”

  梁氏得意地扬起头:“那是自然!”

  “那娘做顿饭,叫陆君铭上咱家来吃吧!”

  暮玲朝梁氏点点头:“有道理!”

  陆太公找人去帮忙洗衣做饭,主要就是为了伺候他孙子。若是他孙子说想吃谁做的饭,陆太公还能不依着他?

  听说要叫陆君铭来家里吃饭,暮丰不干了,他腮帮子上的红肿还没有完全消失呢!

  “不行,有好吃的不会自己吃,叫他做什么!”

  梁氏笑着瞥了儿子一眼:“你懂什么,那是一年六吊钱!除了给你交学费,还能买肉吃。”

  听说有肉吃,暮丰低头不说话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肉了,如果挨打能有肉吃,他情愿再多挨两拳。

  “可人家会来么?”梁氏心里没底。

  暮烟点头道:“会的,我去请。”

  “那就说是给他赔礼,他定会来的!”面子与吃饱饭相比,一文不值!这个道理,梁氏也懂。

  “明日赶集买点肉和菜,请他晚上来吧!”

  姐妹俩答应着起身收拾碗筷,暮丰则翻个白眼回了屋。

  晌午实在是太热了,村里人吃过饭都在午睡。暮烟也累了,踏踏实实睡了一觉,醒来后觉得神清气爽,果然劳动是最好的助眠剂。

  那几只鸡也知道外面热,此刻都蹲在南墙根下,将土刨起来撒到身上去暑。

  暮烟担心它们会来破坏,回屋拿了曹先生给的那本册子,坐在槐树下看起来,顺便看着药材。

  她一页页仔细翻看着,原来日常吃的葱姜蒜,大料花椒等等调料都是药材,甚至五谷米粮,运用得当,都可以调理身体。

  她若是有个懂医术,性情又那么好的爹,一定会学医,可曹璋,就这样生生错过了。暮烟学过历史,这个时期能在朝堂做官的,都是氏族大家。寻常百姓家,想靠科考入仕,比登天都难。

  不自觉已是申时末了,暮烟提起篮子又去了池塘边,她想再挖些药材,顺便将鸭子赶回来。姐姐和梁氏去了麦场,说是要用麦草积肥,不能和她去采药了。

  二奶奶又去池塘边的水井打水,以为暮烟在挖野菜,便问:“烟儿,你挖野菜做什么?”

  暮烟丢下篮子跑去二奶奶身边,和她讲起药材的事,二奶奶说:“别的忙我帮不上,这个我能做,你告诉我哪个是,我来帮你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