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布票和李怀德还钱-第2/3页
原剧中,要是秦淮茹心一横的学刘岚,她的日子肯定好过很多,但她没有。
此时,秦淮茹满脑子就是多吸点血,让她三个孩子能吃饱,吃好,另外就是让林向东给她家也弄个地龙了。
……
拿着厂里开的介绍信,林向东骑着一辆九成新的二八大杠。
这自行车是聂爱民的。
至于聂爱民,就骑着厂里给林向东配的自行车,放映机绑在后座。
此时,林向东是下乡放电影,聂爱民要跟着。
因为聂爱民有自行车,就把好的自行车让给林向东骑。
要是聂爱民没自行车,也就只能找人借,借不到就扛着放映机跑。
要学放电影,吃点苦也很正常的,扛着放映机从城里跑去农村算什么?
也就下乡时,林向东和聂爱民才换一下自行车。
这些天,聂爱民也是任劳任怨。
一个小时之后,林向东和聂爱民就停下休息一会,然后继续赶路。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农村公社。
转眼,轧钢厂也开始放假了。
有工人高兴,也有发愁。
快要过年了,总要置办点年货,给家里孩子弄身新衣服,还要准备点压岁钱等,算下来就是不小的开销。
为了过年好一点,过完年之后勒紧裤腰带是正常操作。
放假之后,厂里给工人们安排电影,这就要辛苦林向东了。
厂里还给了林向东几张布票。
话说,布票可是好东西。
这年代,过年能有新衣服就很高兴了,要不然也不会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
能够买几尺布回家做身新衣裳,这就不得了。
就厂里给的布票,足够林向东买好几尺布了,而且是涤纶。
可能有人对涤纶有点陌生,但在这年代可是好东西。
七八十年代风靡的的确良就是涤纶。
如今,京城虽然已经有了涤纶,却还很少。
所以,可以买到几尺涤纶的票,可是珍贵。
因此,别看厂里就给了几张布票,每张只限定一尺,已经是大气了。
在厂里给工人们放电影,林向东也考虑让李怀德还他钱。
系统给的欠条中有一张欠债人是李怀德。
李怀德是厂里的后勤主任,并不住在四合院,但他去过四合院。
但凡去过四合院的,就在系统的可选欠债人名单。
当然,长住四合院的人几率大。
像李怀德以前就去过四合院一次,虽在系统的可选欠债人名单中,但几率低。
系统给了不少欠条,也就一张的欠债人是李怀德。
不过,李怀德欠的就有些多了,是三百多块。
直接拿着欠条去找李怀德不是太好,最好是让李怀德主动还钱。
……
李怀德在家喝着茶,看着报纸。
这时,林向东正在厂里给工人放电影,电影就是大闹天宫。
忽然,李怀德想起还欠了林向东钱。
林向东的父亲是烈士,厂里给了抚恤金,李怀德有急用就借了。
“我这记性,时间长了竟然给忘了。”李怀德嘀咕。
厂里给烈士的抚恤金,可不能借了不还。
既然想起来了,李怀德也就决定还给林向东,还必须给利息,而且利息要高。
他李怀德可不能小家子气。
“借了三百二十七块,就还三百五十块吧!不,还四百。”李怀德心想。
多个几十块对李怀德来说也没什么。
接着,李怀德就从家里保险柜里拿出四十张大黑十。
一叠大黑十放挎包里,李怀德也就出门去厂里。
刚出了门,李怀德又回家里,拿了几张工业券。
工业券是上个月才发行的,工资二十块的可领一张,四十块可领两张,以此类推。
有了工业券,买毛巾,毛毯,轴线,搪瓷缸子,线手套和暖水壶等,都不用特定的票了。
还有运动鞋,棉胶鞋,油布雨衣,夹胶雨衣,皮鞋,闹钟和收音机等,也是不用特定的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