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涿县初见-第2/3页





    刘母见刘备默默无言,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性格强,主意正,决定了的事只怕是难以更改。但心中却是暗暗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儿子去做危险的事情,儿子就是她的命、她的天。改日却是要找叔叔刘子敬好生说道说道了。刘母想道。

    此时刘恭家中,也差不多。刘恪说,刘恪她娘就哭,刘王氏一哭,刘恭就烦。好不容易耐着性子听完。见娘俩哭得欢,便忍不住低吼一声:“哭个啥!哭个啥!人不都在这,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好男儿不多见点世面怎么成?”

    说了几句见刘王氏还在抹眼泪,刘恭便道:“别哭了,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小心些。”

    刘恪听了,喜出望外的看着刘恭道:“阿父,我要有弟弟了嘛!”

    刘恭难得老脸一红,一巴掌把刘恪扇了出去:“滚去早点歇着!”这年月,子女多不奇怪,艰难的是如何把初生儿养大。刘恪之后,刘王氏也生养过,可惜没存活下来。

    第二日,刘恭便领了刘备刘恪去拜见从叔刘元起,和老族长刘太公。他们都是未出五服的血亲。看着榻上须发皆雪的老人,刘备心中就叹,只怕叔公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刘太公和刘元起皆勉励了他们几句,刘恭便带着刘备兄弟俩退了出来。

    接下来,便是把家中收拾得干干净净。刘备家里,刘备死活不让母亲动手,他唤来刘恪几个,把里里外外的灰尘、杂物弄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刘母只用指挥就行。

    一年一度的祭祖开始了,在刘元起的指挥下,刘姓族人准备好了三牲,有条不紊的排成两列,依序进入祠堂净手,焚香,跪拜。最高的一个神主位便是楼桑刘氏开基祖刘贞。然后以下昭穆分明。

    拜完祖先,刘备又准备了祭品,带了刘恪去了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的墓地,除杂草,加土然后再焚香烧纸祭拜。

    这一切都忙完后,除夕到了。

    刘恭让刘备母子两个一起去他家,这样也显得热闹。刘备自然是无所谓,他前世经常在别人家过年,小时候在亲戚家,长大了一个人在外就在同学家同事家。但是刘母坚决不同意,觉得各自一家,过年的时候还是不要互相打扰的好。就这样,刘备熹平四年的最后一天,依然是母子两人冷冷清清。

    到了正月,该拜访的拜访了,该走动的走动了。简家庄也去过了。刘备便计划再待几日,就和刘恪去东莱郑玄师伯处。

    郑玄乃是北海国高密县人,因为家里太穷,现在客耕东莱。根据史载,这个时候相随他的学徒已经数百上千人。当初的张玄子和徐子平两个也正在那里求学。

    这一日,刘备与刘恭叔侄两人闲坐,聊了些闲话。刘备便突然问:“叔父,花二怎的突然便死了?”

    刘恭随口道:“那贼厮,不知得罪多少人。死便死了,有甚奇怪?”

    刘备便笑道:“叔父,那花二是不是你动的手?”

    刘恭一脸肃然:“五郎,可不要乱嚼舌头,县里正重金悬赏杀人凶手。如今涿郡四处在寻捕贼人。你叔父我可是一等一的良家子,可不要把祸水引到咱们家来了。”

    刘备便一笑,转移话题,不再谈论。心中却是认定此事必与刘恭有关。

    到了第二日,刘恭便寻上门来,道:“五郎,走,带你见识一个好汉!”刘备便问是谁,刘恭就笑,说你见了便知。却不知为何,没有带上刘恪。

    到了涿县,刘恭便带了刘备直奔张记老店,刘备便道:“叔父,此处我经常来,以前的野味全卖与此家。”

    刘恭还没说话,便见一声朗笑,店铺门口转出来一个汉子,三十余岁年纪,白面微须,身着常服,头戴进贤冠,爽朗的笑道:“子敬前来,张某有失远迎啊!”

    这人刘备认得,东家张博。刘备便把眼来瞧刘恭,不知道刘恭带他来见张博是什么意思。

    刘恭便一拱手,道:“宽夫,今日带了某家小侄前来拜会于你。却是造次了!”

    张博还了一礼,:“无妨无妨!这便是昔日那勇斗花二郎的小壮士了?”

    刘备忙长揖一礼,道:“不敢当,小子刘备刘五郎,拜见张家叔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