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贾院长:哭了



省医院三剑客,坐在办公室内,剥着花生喝着茶水,侃侃而谈。

        贾院长熟读古,遇到这种讲究礼数的时候,他必须把知识点拿出来显摆显摆,用他的话说:知识点不拿出来显摆,不是白学了?

        “古代混聘一般要经过道手续:“一曰纳采,二曰问吉,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曰亲迎。”

        “所谓的订婚,就是纳吉。”

        “古人除了送雁以外,还要送辅以其他礼物,多的时候有30多种,比如:玄(赤黑色的丝结)、纁(浅红色裳)、羊、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草)……”

        “数量很多,大户人家30多种需要全部备齐。”

        “不过现在人不讲究这些东西了。”

        “但大件不能少。”

        张铭和刘宇两人对视了一眼,小小的眼睛闪烁着大大的迷茫。

        刘宇:“聘礼要大件?”

        “当年我娶媳妇,一个电视机就娶一个老婆。”

        他看了看张铭,张铭道:“我当年结婚的时候还在部队,戴个大红花就结婚了,连电视机都没有,唯一的一个收音机还是我媳妇嫁妆带过来的。”

        面对两个菜鸟朋友,贾院长找到了‘高人一头’的感觉,美滋滋的吸了一口香烟。

        “你们两个穷鬼,懂什么大件。”

        “古时候大户人家物品最少30件,现在的大户人家,大件不能少。”

        两人询问:“那你倒是说说,大件都有什么?”

        贾院长掰着手指头,一个个细细说来。

        “1:梳子。梳子是用来梳头的,因此聘礼送梳子既有结发之意,还有希望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之意。”

        “2:尺子。送尺子,引申为夫妻生活里衡量幸福的量具,也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

        “3:如意秤。挑开新娘的红盖头的用件。”

        “4:镜子。必须用圆镜。”

        “5:都斗。就是手杆秤,“斗”有“斗出斗入,日进万金”之意,”

        “6:剪刀。剪刀可以说是聘礼的必备,也是传统婚礼的“证”之一。”

        “7:压钱箱。”

        “8:算盘。”

        “大件每一个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而这大件只能算是聘礼。”

        “纳吉的时候,男方除了聘礼以外,还需要带聘金,酒席礼金,媒人礼,小夏和小韩没有媒人,这一步可以取消了。”

        “下聘的时候,男方最少要出6,10,12个人,不能单数去女方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