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勾栏听曲儿



  方惊蛰将字条顺手塞在腰带里,打开门便唤了店小二过来。

  “少侠,您有什么吩咐?”

  “给我沏一壶热茶来,再端上一盆热水。对了,我朋友说是这几日就到,白天我不在的时候,有人来寻我吗?”

  店小二想了想,便摇着头说:“少侠,上二楼的都是住店的客人,小的今日没见过来寻人的。”

  “哦。”方惊蛰点了点头,又感叹道:“那想来是耽搁了。行了,你下去吧。”

  将店小二打发走,方惊蛰再次将那个纸条拿了出来。

  一边将纸条放在蜡烛上烧掉,一边琢磨着店小二的话。

  如果这店小二没有说谎,那说明趁着他不在房里时进来放纸条的人,必定也是这二楼的住客。

  自己只要去查查入住登记的册子说不定能发现端倪……

  但很快方惊蛰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对方,未必不会想到这一点,也许此时那人已经不住在这里了。

  当然,不住在这里也并不代表对方退了房,毕竟现在到处都是等着看“花魁大赛”的人,这时候退房会十分显眼。

  所以,留下纸条的人只要装作若无其事就好。

  一来可以继续隐藏身份,二来也可以就近观察方惊蛰的一举一动。

  看来这个约他是必须要赴了。

  只是让自己子时到春满楼,是要做什么呢?

  总不能是请自己逛青楼吧!

  根据他看过的武侠类影视剧的大数据分析,方惊蛰觉得自己八成有别的身份,可能不是杀手就是暗子之类的。

  总之,如果不处理好,说不定会影响到自己这次副本的通关。

  真是麻烦!

  方惊蛰的手无意识地在八仙桌上敲着,回忆着今日在酒楼听几个纨绔说起的关于春风楼的消息。

  这春风楼与红馆、群玉院一样,是金陵府八大青楼之一。

  今年他们推出的花魁竞选人,名夏子衿。

  这位的名字出自《诗经》中的四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意思是:你那青青的衣领,深深萦绕在我的心上,虽然我不能去找你,那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

  此间世界不少书院学子的衣服都是青色为主,可以说春风楼的为她取这名字是非常巧妙了。

  而这夏子衿本身容貌出尘,再加上她颇通诗文,所以自从她在春风楼挂牌以来,便立刻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追捧。

  但想要见她,光有金银还不够,还得与其他人在打茶围时胜出,才可以入楼一叙。

  这夏子衿的茶围内容也不同寻常。

  每次都得由她来出题,让客人即兴赋诗一首,当日作诗得了她认可的人,才算是打茶围的胜出者。

  所以到目前为止,见过夏子衿的客人寥寥无几,但每一位都是文坛大家,且都对夏子衿大嘉赞赏。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与夏子衿见面都只是与她品茶、作诗,真可谓风雅至极。

  以至于,现在要是哪个人说想成为夏子衿的入幕之宾这种话来,便会被这些人嗤之以鼻,贬为毫无雅趣的泥腿子。

  是以,在目前金陵府的一众花魁候选者中。

  这位夏子衿是独一份的清高。

  ……

  方惊蛰倒是没想着等到子时再去春风楼,那样也显得太过刻意了。

  这里青楼的营业时间是从申时开始,一直营业到第二天的辰时(换算成现代时间就是下午三点多开始营业,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的七点)。

  当然,若是客人不愿离去也可继续待在楼里。

  只要银钱供得上,客人爱住多久都可以。

  方惊蛰选了个不上不下的时间——戌时。

  这个点儿也是青楼最热闹的时候,大部分人酒醉饭饱之后,就会选择去青楼消遣。

  入夜,华灯初上。

  方惊蛰一身锦袍,怀揣着刚刚兑换出来还新鲜热乎的一百两银子,站在了春风楼的门口。

  春风楼并不是画舫,但也紧挨着秦淮河的河岸,想来是为了欣赏秦淮河的风景,才如此选址。

  春风楼门口并没有方惊蛰想象中衣着暴露的小姐姐沿街招揽生意。

  反而像是高门大户的宅院一般,门前悬挂着数盏大红灯笼,而灯笼下是清一水侍立在一旁穿灰色短打衣服的青年小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