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没有兴趣做个簪娘



  “姑娘!劳烦等一下!”

  舒映桐刚走到门口的脚步顿住,回头挑眉看着明霞冲她眼神亮亮一笑转身奔进小隔间,不多时捧着一方花布包裹的物什快步走到她面前。

  明霞拘谨地抿抿嘴,掀开花布,托着递到舒映桐面前。

  “这是我做的缠花发钗,想送给姑娘!”

  舒映桐伸手拿起,姚氏连忙把蜡烛凑近了些许。

  一支自制的缠花发钗,用彩色丝线缠在拗出基本结构的铜丝上,细细密密地缠成一朵仿点翠金边牡丹。

  花萼灵秀,花瓣繁复舒展,花芯中间托着一颗白瓷小圆珠。

  舒映桐挑眉,心思倒是巧妙,用丝线仿点翠,用瓷珠代替珍珠。

  铜丝不便宜,丝线价格也算不上亲民,做工能看出来很细致,每一道纹路都很流畅。

  在普通家庭也算贵重了。

  只是…她没有戴饰品的习惯,更何况是这种雍容华贵的牡丹。

  明霞认真看着舒映桐的神色,窘迫摆手,“姑娘不戴没关系的!我就是…就是…”

  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谢礼,只有这个发钗是她最贵重的东西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长得不好看,但也喜欢这些漂亮的饰品。

  以前见门口经过的货郎担子里有绢花,做得粗糙价钱却要得高。

  一开始用碎布头摸索着做,怎么做也做不出那种美感。

  以家里的条件,绫绢她是买不起的,也不敢开口为难家人。

  后来村里回来一个据说是在京城大户人家做过三等丫鬟,后来立功得主子恩典退回卖身契回乡的妇人。

  她带了好些礼物送给亲戚,其中就有绒花。

  在自家门口捡到一朵桃花样式的绒花,拿在手上看了一会就被人寻回去了,为此还挨了好一顿讥讽。

  不过那时候她心里的振奋盖过了难堪,京城的绒花果然了得!

  家里没有铜丝,也没有丝线,这让她犯了难。

  想了很久,决定用韧性很好的青竹最外层的表皮,家里的苎麻线练手。

  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始终做不出绒花的形状和质感。

  后来不知怎的灵机一动,试着用线缠着细蔑条勉强拗出形状。

  第一朵硕大又简单的缠花做出来的时候那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终于让她感觉憋闷压抑的生活有了寄托。

  只是家务活繁忙,没机会让她成天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只能尽可能地利用空闲时间来摸索改进。

  当竹篾已经达不到精细的要求时,她自然而然的渴望拥有铜丝和蚕丝线。

  顶着村里人的讥笑和探究,去年秋天农忙过后,和婶儿天天进山采山货攒下了一些铜钱。

  对于用血汗钱换铜丝和丝线这种离谱的行径,家人却没有说过她半句不是。

  她买到的材料不多,于是更加珍惜。每一步在做之前都是斟酌再斟酌,一整个冬天除了做家务便是慢慢完成这朵缠花。

  逃荒来到环山村之后,面对陌生的村民,她更是不敢出门。一心一意慢慢完善自己最宝贝的作品。

  今天姑娘给她天大的恩惠,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它送给姑娘!

  知道姑娘从来不戴发饰,只要愿意收下这份心意她就心满意足了!

  “做工很精致,心思巧妙。我收下了,谢谢。”舒映桐轻扬嘴角。

  “姑娘喜欢就好。”明霞偷偷松了一口气,心里也为得到肯定而欢喜。

  “自学的?”舒映桐扬扬手里的缠花。

  “是…”明霞拘谨地笑笑,“胡思乱想瞎弄的。”

  舒映桐点点头,瞎弄不见得,想必也是下过一番功夫。

  “天才不应该被埋没。”抬头定定地看着明霞,“有没有兴趣做个簪娘。”

  姚氏默不作声盯了好久,感叹这手也太巧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头花!

  听舒映桐一问,和明霞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回问:“啥是簪娘?”

  “专门做发饰的匠人。”

  “啊…这…这…”明霞心里蓦地一跳,脸上迸发惊喜,想了想不好意思地揪着衣角,小声地说:“材料太贵了…”

  忙活了一个秋天也就换来一支发钗的材料,专门做这个活计,那得花多少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