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竹制品-第2/3页
强行摁住林小娥,小白了李江一眼,花姐才开始说正事。
大体上是统计了一下村民们的意见,主要是家庭妇女的意见。
毕竟这方面,花姐比较合适。
男人家的意见,别看花姐总是给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做事也豪放不羁,实际上骨子里可是相当本分的。
所以,男人家的意见,她基本是不管,甚至无视的。
而且,真做这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纪念品什么的,大男人还不是得靠边站,妇女才是绝对主力。
“嗯,主要做竹制品?咱们这山上有竹子?这竹制品,咱们有传统?”
听完花姐的回报,李江敏锐的抓到了重点。
竹制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入门技术不高,确实属于很好的项目。
但重点是竹子资源供应,还有文化根基的问题。
如果只是考虑方便的问题,生搬硬套,硬说这竹制品是村里的特色产品,拿来大量对外售卖当特产纪念品,怕是要被打假。
这见不得别人好的眼红心黑之辈可多着呢。
搞不好什么时候就攒着劲,冷不丁跳出来给捅上一刀。
到时候被揭穿了,坏了名声就得不偿失了。
旅游这东西,徐曼跟他说过,名声很重要。
“咱们山里多的是竹子好不好,翻过去两个山头,漫山遍野都是。”
“要不是山里路难走,大家又都不缺那点吃食,你来村里的时候,随便弄点竹笋都能把你埋了!”
“另外再说传统的问题,早些年,就是祖爷爷那一辈人的时候,竹制品可是咱们这一代拿来上交国家,用来出口创汇的好东西,这怎么不是传统了?”
花姐巴拉巴拉一通说。
“这么厉害吗?那我在村里怎么没见到几件创汇的好宝贝?”
李江诧异的不行,仔细回想,从他来村里,真就没见过什么值得称道的竹制品。
竹爬子不算。
“不是说了,是早好些年的事情吗!”
“那你这早的可有点太早了,现在村里一点踪迹都没见过。这现在还有那年代的老人有手艺吗?”
要是没有有手艺的老人,这竹制品也不是不能卖,毕竟是以前国家拿来出口创汇的,再拿出来不磕碜。
就是有人真的吹毛求疵的话,有点麻烦。
既然是国家收来出口的东西,肯定不止是莲湖村才有,好不好十里八村都有这手艺。
万一别的村有带手艺的老人被怂恿出来较真,那多少有点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