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贺寿(一)-第3/3页
“颠鸾倒‘凤”也是马光春擅用的招数,可谓炉火纯青,但在他那里的叫法,则是“围点打王”——设饵不打援兵只打敌帅。当初在范河城,他就用过一次,若非赵营亲养司死战,几乎被他偷了本阵。优秀的军事行动不在本身构想的奇诡与否,而在执行者的执行力是否足够坚决流畅。在他看来,这种打空间差的战术,只有马军最合适。
不知不觉间,几颗汗珠顺着王和尚的两鬓滑落。他实在想不到,此番攻打随州城,变数居然如此之多。这是他此前从未经历过的,原先的布阵摊派已经让他有些应接不暇,而今又加入官军马军和后续援兵,城内的气势更是陡然一升,似乎处处都显着不妙。
情况一变再变,实超出了他指挥应变的能力,令他不由慌乱起来,原本紧紧压着刀柄的右手,也开始轻浮地微微颤抖。五百老卒出援不久,接连就传来负责南路统率的瓦背王与张吴王为官兵击死的噩耗。他心乱如麻,不久前还想着大破赵营出口恶气的激昂一转眼早不知丢去了哪里,心下实已有了退意。
当断不断最是要命,惯于征战的灌三儿可不会给他犹犹豫豫的机会。他在马光春手下作战已久,对“围点打王”的时机拿捏极准。在来援的三百亲兵将到未到之时,掉转枪头,带着众骑,毫不拖泥带水,越阵而出。
久伫未动的王来兴在不久之后听到了千余步外那起伏不绝的欢呼声浪,不自觉徜叹一声。这一叹,为结果欣慰,也为过程惭愧。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屯田军的成绩令他的自信心与日俱增,而随州城这一场大战,对他而言,却又是一记沉沉的耳光。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蚍蜉传》,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