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龙虎关大营-第2/3页





        另外的200个方格,便是龙虎关的都督府、都统府、总镇府、驿站以及各旅的粮仓、被装库、武备库、冶炼房和修理区等等。

        龙虎关大军40万,无法统一组织生活和战备保障。因此,各旅都有自己的粮仓、被装库和武备库。

        龙虎关大军长期训练,刀枪剑戟时有磨损,所以各旅还有自己的冶炼房和修理区,用于生产、修葺和替换损坏或者是磨损的武器装备。

        龙虎关每条大道宽约300步,每条大路宽约100步。

        如此宽敞的道路,便于战时或紧急时刻大军紧急出动时而不相互拥挤。

        在大营的两侧,即龙山、虎山脚下,便是马厩。

        人马分开,虽然不利于战备,但是却利于生活。

        大营由北向南,由前至后依次为集结区、步兵营、工兵营、弓骑营、枪骑营、刀骑营和斧骑营的营房。

        营房的布置也是按照军队的战斗顺序设置的。

        若是出城作战,步兵、工兵在前,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而步兵则手推拒马、铁车、投石车、驽车等障碍物和进攻性武器,预先布置在战斗前沿,防止敌发起突然冲击。

        其后便是弓骑营、枪骑营、刀骑营、斧骑营等。

        弓骑营在前射击,枪骑随后主战,而后刀骑、斧骑补杀。

        在战时,一般重装骑兵营布置在中军,轻型枪骑营布置在两翼,弓骑营布置在前,刀骑营和斧骑营布置在后,作为预备力量。

        若是防御作战,则步兵防守城墙,工兵在关内布设例如拒马、铁车、绊马绳、铁蒺藜等各类障碍。

        然后是弓骑持弓在前,枪骑、刀骑、斧骑紧随其后,占据各条大道和大路。

        因此,龙虎关大军营房的布置由北向南依次为步兵营、工兵营、弓骑营、枪骑营、刀骑营和斧骑营。

        龙虎关是单城墙,即只有北边通道之处修建有城墙,而南侧仅用栅栏围起。

        在栅栏的外侧,是平坦的原野,在原野上修建有新兵训练区和各旅、各营的训练场地。

        在城墙的下方,即城墙与步兵营的营房之间,有一大片空地,约有一里地宽。

        这是战时大军集合出发的地方。

        在空地上,紧挨城墙根的地方,放置着许多诸如投石车、铁车、拒马、弩箭、架桥车、破山车等障碍物、攻击性武器和辅助性设施。

        在战时,前锋大军在此列队集合完毕后,而后推上投石车、铁车、拒马、弩箭、架桥车、破山车等驶出城门,其它大军则紧随其后。

        此时正值晨训时分,东边的日出将云层渲染得一片金黄,四十万大军一起晨练,声音震天动地,蔚为壮观。

        过了九月二十日,军营的训练也慢慢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