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燕代降,华夏终一统(求打赏月票和推荐票!)



  嬴政只见上面画着些车轮,下面还有几道纹路,像是水……

  一时间嬴政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扶苏有些意外,嬴政的突然到访,让扶苏有些措手不及。

  这个宝贝,我目前还没打算给你呈上去呢……

  嬴政狭着双眼,指着上面的圈圈道道弯弯绕绕,语气有些淡漠。

  “原来寡人的东宫,闲暇无事在画画?”

  扶苏听了这揶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儿臣是在画水车。”

  嬴政听了,他其实初见不解,再见便联系到之前的事情,他大概对上面这个怪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

  嬴政只问:“又是与农事有关?”

  扶苏作揖。

  “自当是。民为社稷之本。”

  后一句话,扶苏说的有些底气不足。

  在秦国咸阳城里说出儒家的这种治国之道,显得有些怪异。

  嬴政听了,没有赞许,也没有否认。

  “若是寡人不前来?”

  “你打算何时呈上?”

  “这只是儿臣话的构想,目前还未命工匠做出成品,用于田中实验。”

  嬴政听了,沉默良久。

  “寡人应当封你为大夫。”

  扶苏自然只把这个当玩笑,又半开玩笑答道:

  “大夫,儿臣倒是无意。不过儿臣倒想求君父予臣治粟内史一职。”

  治粟内史,那是九卿之一。

  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属官有太仓令、太仓丞,掌国库中粮食的贮存;有平准令、平准丞,掌京师及诸郡物价。

  说白了,就是财政部部长。

  亭中悄寂了半响。

  扶苏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嬴政上上下下打量着扶苏。

  自从扶苏被正式册封太子,整个人几乎可以用深居简出来形容。

  低调无为的太子,对于任何君王而言,都不会构成威胁。

  但是,于他嬴政,大可不必。

  因为,若是扶苏有不轨之心。

  他这个太子,可以立,也可以废!

  嬴政盯着扶苏那张谦恭的脸看了好一会儿,幽幽来了句。

  “扶苏——你是越来越类东宫。”

  扶苏听了,惊讶过后自然是欢愉。

  嬴政给他喂了定心丸。

  一阵凉风拂了过来,四周的暑气忽的被吹散。

  嬴政看着扶苏,忽的剑眉一皱,这才道出此次主题:

  “寡人日前收到了燕喜、赵嘉的降书?此事你可知晓?”

  扶苏听了,只道:

  “儿臣恭贺君父。大王大一统之宏愿即将完成。”

  嬴政忽的眯起双眼,那双狭长的眼睛里,透露出锋利的锐气。

  五角凉亭里,空气忽的凝固。

  “王绾也力劝寡人,要寡人封燕喜赵嘉为臣。”

  扶苏楞在原地。

  也认为?

  除了王绾,谁还会公然主张分封。

  对啊,一开始就提出要封燕喜、赵嘉为臣的人是他。

  嬴政不容许齐王、楚王的存在,但是小小的燕地、代地却可以。

  本来扶苏就要主动去找个机会,而且这件事情上,本来就不能只有一个人发声。

  扶苏一个人建议郡国并行制,简直就是小儿胡言。

  而且他回朝就发现,他和王绾暂时的联手是必然的,但是扶苏没有想好退场,而且扶苏也在等,等燕王喜和代王嘉的反应。

  事实就是,嬴政不允许还有燕、代两国的存在。

  “要寡人以仁义称天下,岂非重蹈周天子的覆辙?

  “君父为何如此作想?”

  嬴政听了,有些不耐。

  “事实摆在眼前,分封之制的结局,那就是周天子失去对疆域的控制,到最后诸侯称王。而后中国之地,经历百年混战,如今才再次归一。”

  “寡人思来想去,唯有天下之地,天下百姓全部都在寡人的亲自治理下,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扶苏千算万算,少算了一件事。

  嬴政千古一帝称号的背后,还是个政治家!

  事实就是,一人之治,确实有助于天下一统。

  但是,现在,条件不成熟。

  嬴政的政令根本不能及时达到燕齐那种地方,更别说是以后的象郡。

  即便政令到达了,实施起来,困难几何。

  扶苏低着头,似乎只是一个恭顺的倾听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