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最佳代理人-第2/2页





  臣以为,他有点儿学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意思。

  诸葛孔明即便没有北伐成功的希望,可还是一次又一次出祁山,直到死在五丈原才算作罢。

  为的,不过是心中的那份执念罢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个亦不剌倒也是条汉子。”

  王守仁听完严嵩之言当即感叹了一声。

  看样子,王大圣人还挺佩服亦不剌的。

  “按照天启所示,亦不剌最后的结局还的确挺悲壮的。”

  严嵩也跟着叹息道:

  “亦不剌一次次徒劳无功的出击,不但没能削弱漠南蒙古,反而成了对方最好的一块砥石,让他的敌人越发强大。

  最终,在十二年后,蒙古右翼济农吉囊的弟弟俺答,亲率五万大军穿越甘肃,杀入青海。

  面对气势汹汹的蒙古大军,亦不剌惨败,只得放弃西海,一路往北逃到了哈密。

  可惜,那时的哈密早已物是人非,亦不剌也在不久之后便被当地人所杀。

  青海也并没有随着亦不剌的败亡就重新回归到我大明的名下,而是成了漠南蒙古的一块飞地。

  并且从那以后,蒙古人时不时的就会横穿甘肃往来两边。”

  “亦不剌以后死不死我不管,只要他此刻真能如你所言,可为我大明所用就行。”

  朱宸濠并不关心历史上亦不剌是怎么完蛋的,他只需要此人现在能发挥作用,为大明牵制住吐鲁番就可以了。

  “惟中你虽说了这么多,可凭什么认为亦不剌就会愿意被我大明当枪使,在漠南蒙古一直对其虎视眈眈之际,还拿出自己本就不多的那点儿家底,跑去跟吐鲁番争斗呢?”

  虽然严嵩说得热闹,可王守仁觉得他并没有说到重点,于是出言询问。

  “亦不剌的最大心愿,其实就是报仇和夺回河套地区。

  这一点想来大家也都清楚。”

  严嵩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那必然是成竹在胸,因此面对王守仁的问题仍不紧不慢地说道:

  “但只凭他自己的实力,想要做到这些绝无可能。

  可要是我大明能帮他达成心愿,阳明先生觉得亦不剌会不会心动,然后接受我们开出来的条件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