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8 宣府南下之师-第3/4页
毕竟土木堡一败的罪魁祸首,乃是那个统兵三十万的“大明战神”朱祁镇。
而且杨洪在后来保卫宣府的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得也是可圈可点。
杨洪先是严词拒绝了朱祁镇的叫门,而后又以孤军守孤城。
“老令公,你的功过,朝廷已然有决议。”
“皇兄之所以能够起复你为宣府主将,就是觉得你非是罪大恶极。”
“如今瓦剌还滞留在我朝境内,老令公当带着宣府男儿,为国杀贼才是!”
对于杨洪,朝廷里面其实也是有着两种看法。
土木堡幸存者的李贤认为。
如果杨洪当时能够发兵救援,明军不一定会败,皇帝也不会被瓦剌俘虏。
于谦和李贤看法不一样。
于谦认为,杨洪虽然没有救援土木堡,不过他是在全力保全宣府。
保全了宣府,为北京城和居庸关的备战争取了时间,也可以起到支援大同的作用。
见到朱祁锐虽然没有帮着自己说话的意思,不过也没有流露出对自己得罪厌恶。
杨洪当即把他的儿子杨俊、侄子杨能、杨信给叫了过来。
“殿下尚未弱冠,而对军国大事多有振奋之言行。”
“老夫子侄中也有几个后生晚辈,若是殿下不嫌弃,你们以后当多多亲近才是。”
杨洪这是感激朱祁锐三番四次对宣府的维护,所以希望可以多和他交往。
对于杨家,朱祁锐其实也是早就有了结交的心思。
如今杨洪抛出了橄榄枝,朱祁锐没理由不接住。
而且这一次是在私下进行的,朱祁锐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弹劾他不怀好意。
“三位小杨将军,孤有礼了!”
朱祁锐看重杨家的忠烈,更看重他们浓厚的军方背景。
杨俊、杨能、杨信,齐齐对着朱祁锐一拜。
“拜见邺王殿下!”
……
杨洪领着宣府大军在居庸关停留一夜后,就再一次起程南下京师。
朱祁锐这面协防居庸关的任务也算完成,他也就跟着杨洪他们一下回京。
就在朱祁锐和杨氏三兄弟谈笑风生的时候,前方几名斥候奔了过来。
斥候刚抵达众人面前,缰绳一拉,就是翻身下马一拜。
“禀告殿下、大帅,我们在前方十几里外,发现瓦剌人的踪迹。”
杨洪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人数多少?可曾发现你们?”
斥候回答:“人数约有四五千人,未曾发现我们。”
宣府虽然有大军数万,然而宣府本就军事重镇,还需要留下足够的军队镇守。
所以这一次杨洪只是带了三千精锐骑兵南下。
杨洪为人谨慎,他立刻就和朱祁锐商议起来。
“老令公带来三千骑兵,之前大公子也带了一千骑兵,孤也带了一千骑兵。”
“我军上下,也是有着五千骑兵的。”
“如今五千对五千,又是在我朝境内,当可与瓦剌有一战之力!”
朱祁锐时值年少,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
“你们的意见呢?”
杨洪又问起了他的三个子侄来。
杨俊一心想着洗刷耻辱。
“当与之一战!”
杨能、杨信,也都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愿与之一战!”
杨洪被这些年轻后辈的血性所感染,他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充当朱棣先锋的年代。
“好,我们就去会一会瓦剌人!”
“传令各军,全军出击!”
……
明军出动了,他们是带着仇恨的怒火,带着复仇的切齿,向着瓦剌人冲了过去。
“敌袭!”
瓦剌人的游骑兵,在发现了明军的到来后,连忙向着主力示警。
瓦剌人此刻正裹挟着被他们俘获的明朝百姓一起行军,而且他们还携带着不少的锅碗瓢盆。
塞外苦寒之地,瓦剌人南下,不过就是为了抓人口充实自己部落,以及获取他们缺乏的物资。
当明军来袭之际,正值瓦剌人慢慢吞吞的时候。
毕竟这是在明朝的土地上,瓦剌人不愿意和明军纠缠,他们且战且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