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让张宗卿佩服的人物-第5/7页





        “但我对这个年轻人很满意,他是个优秀的人物。”

        “在战争之中的表现也是极为优秀的。”

        “他就是戴高勒,听说他在D国陆军纵横欧洲之前,就提出过装甲车、坦克军团集群作战的理念。”

        “但是这个理念不被高卢国的那些蠢货们接受,这个作战理念反而是让D国人大受启发。”

        “到最后,纵横欧洲的反而是D国的钢铁洪流了。”

        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不无遗憾的说道。

        对于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的这番话,张宗卿也是从各种文献以及网络上的信息之中得到了不少。

        在另外一段历史的1934年,戴高勒便发表著作《建立职业军》。

        他在文章指出,未来战争一定是大规模机械作战。

        由于高卢国缺乏天然的防御屏障,所以很有必要组建一支机械化军队,既能主动出击,又能进行机动防御,他们不能依靠马奇诺防线。

        根据戴高勒提出来的这一理论,高卢国应该成立一支职业军队,与常规军队配合作战。

        然而戴高勒这一设想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他写出来的那本著作——《建立职业军》一书出版后仅售15法郎,一共是卖出750本。

        当时高卢**方人员在粗粗一览后将其仍进垃圾桶中,戴高勒本人也遭到白眼和冷遇。

        要知道在20世纪的30年代是坦克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在当时,坦克的技术还是落后,它的装甲也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

        而且坦克装甲车并没有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它的速度也是缓慢且故障率高。

        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突破,而不能用来扩大战果。

        由于坦克存在的这些弊端,那些对于坦克使用的军官也分成了两派。

        当时大不列颠国的富勒、D国的古德里安和大熊国的图哈切夫斯基等人,他们提出机械化战争理论。

        这些优秀的战略理论家们认为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遵从集中运用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各部队。

        不过这股机械化集群作战的风潮,并没有影响到高卢国。

        甚至高卢国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将重炮、巨炮安装在无法移动的要塞中,企图以此防御D国的进攻。

        事实上,这种被动防御的策略是愚蠢的。

        也是一种极度无用的错误选择。

        而高卢国也为他们愚蠢的做法,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戴高勒的这本书在本国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