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回肃州
从福禄县到肃州的官道因为刚刚下过雪,显得格外的崎岖难行,来往运货的车辆也少了很多。
一辆马轿车缓缓的走在官道上,车夫老王穿着厚厚的棉衣,头上带着一顶黑色毡帽,护住了耳朵,这身行头是他最保暖的过冬装备了,饶是如此一阵北风吹来,他还是打了个寒战,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个酒葫芦,喝了一口,这才又拿起马鞭,舞了个鞭花,啪的一声响,回荡在空旷官道上。
车里比车外要暖和不少,一张大大的软榻上放着一张小桌,小桌下面点着一个火盆,胡一山斜卧在软榻的一侧,正向周庭交代着规矩。
“老黄一死,上边来了命令,一些赔钱的生意就不再做了,老章好说歹说算是留下了客栈和茶楼。”
下手够狠的呀!周庭心里感叹,他跟随黄大年时间不短了,虽然只是个伙计,但对东家的身家也有个大概的了解。
黄大年在肃州经营多年,皮货栈、绸缎庄、酒坊、当铺在这商旅云集的肃州,那可都是赚钱的买卖,怎么到了胡一山嘴里就成了赔钱的生意,看来是都被这几个人瓜分了。
胡一山坐起身来,从桌上的盘子里拿起一块蜜饯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接着说到:“咱们的规矩是生意赚的钱六成要交给上边,三成是咱们在肃州当地给上边办事的花销,到年底把账目和银子一起交上去,由老章统一调配,当然如果有什么大的行动上边自然会拨银子下来。剩下一成就是你自己的了。”
周庭的大脑快速的运转着,之前他当伙计的当铺,每个年的盈利都在两千两上下,一成就是二百两,现在大梁的汇率,一两银子价值大概是前世两千块钱,那二百两就是四十万。大梁王朝七品官员的俸银每年也不过二十五两,当然还有田地、俸料、仆役等其他收入,但这二百两的年收入,绝对算是高薪了。
以黄大年死前的财力计算,他的各项生意每个年大概能赚到两万多两银子,三成就是六千两,大梁普通百姓的家庭年收入大概是五六两银子,他们这组织的工资自然要高一些,按照二十两银子计算,那这六千两少说也养活着三百人。
胡一山自然不会想到,周庭能从他话里分析出这样的信息。
周庭见胡一山咽下了嘴里的东西,赶紧低头从火盆旁边拿起酒葫芦递了过去,开口问到:“胡大哥,我要是想开办新生意,怎么办?”
“你能把茶楼和客栈经营好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开办新的生意那是要经过上边人的同意的。”胡一山接过酒葫芦喝了一口,他对这个替死鬼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一路走来,还挺有眼色。
前日上边来了消息,完全同意了章忠智报上去的方案,对黄大年的生意也没有多加过问,只是嘱咐他们要小心行事,尽快建立针对北武的情报网络。
至于周庭,上边的意思是先不让他知道听风处太多的事情,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此人是不是真如章忠智所说,有能力为听风处所用。
“周兄弟,哥哥我是与你真心相交,有句话得提醒你,万万不可擅自挪用银子,上边人的能力不是咱们能想象的。”
周庭点头称是,胡一山见他态度好像不是很相信接着说到:“黄大年的上一任老吴,就是因为擅自挪用银子被上边查出来了,怎么处理的我不知道,反正这些年我是没再见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