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正一威盟-第2/3页





        汉子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不错,是我相差了,这宗望未必便是那车。”

        道人也随即扶须而笑。

        这二人也不是谁,威武汉子,便当年文丞相三子,文演,而中年道人,便是如今南方名头极大的龙虎山正一掌教,张通灵。

        张通灵四人自从在龙虎山落脚之之后,便开始在当地传道,不过几年便发展了好生兴旺,慢慢的往荆州方向参透。

        而当年陈仲奇所发展的全真教,虽然昙花一现,但也不是毫无效果,至少在当地留下了全真思想,而正意教当时教义乃是从全真而出,自然也有相当的百姓信服。

        如此龙虎山的触角伸入了荆州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信徒简直是与日倍增。

        而正意教义又比之全真要宽松许多,故而连许多富户也开始信奉正意教,这些富户都是家里不缺钱粮,且和修炼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才也极多。

        慢慢的便开始了有自家想法,又在正意教义上推陈出新,令得张通灵这个教主也是大受启发,道行突飞猛进,成丹便如喝水一般容易。

        而这些新萌发的思想之中,又有许多开始像大树长出枝丫,虽然根子是在一处,但思想已然大为不同。

        张通灵非但不阻止这般情况,还相当鼓励其中一些杰出之人,自家创立道派,做那一派之长。

        也是如此,这些年南方玄门道派,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几十家,而这些道派的创始人也没有忘记张通灵这位教主恩德,纷纷尊奉张通灵的正意教为盟主。

        到了此时在叫正意教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张通灵等几人商议之后,便改名称作正一教,以示以一统万之意,当然了也有代表南方道派根源的意思。

        而以正一为首的这几十家道派,便被外人统一称作,正一威盟。

        两人笑过之后,入河南以来的沉闷也随之消散一空,过了一会一个十余岁的少年道士从前方飞遁而来。

        来到两人身前,先行了一礼,口称‘大伯和文叔叔’,张通灵笑着让其不用多礼,这才问道:

        “汴梁情况如何?”

        少年摇了摇头道:

        “不甚好,小侄只听得满城哀嚎恐慌,没有变数,恐怕坚持不得几日了。”

        张通灵没有怀疑自家侄子所言,自家侄儿从出生便极为不凡,天生便耳聪目明,站在十里之外都能听清蚊虫震翅之声。

        这个少年便是赵素和张通夕之子,名叫赵朗,法名玄朗,出生之时便有漫天彩霞将整个龙虎山淹没,生下来便能跑能跳,一月便学会说话,到了一岁之时,已然有了常人两三岁大小。

        用张通灵的话来说,这孩子莫不是天生神圣?

        到了三岁之时,已然将龙虎山所有道经全部读完,赵朗毕竟小儿心态,虽然学了不少道经,但还是调皮的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