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灾案同行-第2/2页



  刘肥阖家上下被灾民堵在路上寸步难行,受到了极大的困扰。

  曹参不是萧何,先前朝廷下达以工代赈时,大汉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提到可能出现政令不畅的问题。

  可是等到大汉旱起时,曹参才发现他少做了征求民意的一步。

  刘盈和吕雉的申斥不断地给曹参施压,可曹参下朝时却对陈平说道,

  “这也能怪我?是我做得不够努力造成的?

  年前政令下达时,响应者比天上的月亮还要少。

  不是我埋汰的话,这些个穷人也有他受穷的道理。他们一直观望着其他人的动作。

  听底下传上来的消息,好些个穷人还在和富人比自己是不是吃了亏。

  他们也不想想,自古‘穷不与富’斗,自己家里的米缸有多少存货自己不知道?活命的事自己都不急。

  我等了好几个月都不见有哪地的小吏能把人带过来的。

  这下可好,大旱一起,人又不是物件,甭说是饿个三天五天的,就是一天没有食物下肚,就疲软得跟泥做的似的。

  从地方到京城,还有那么远的路。

  这个刘肥也是够背的。回长安遇到了这当口。”

  陈平却劝说道,“相国不用急。你想想,齐王被困半路,无非是那些人为了吃口饭。

  朝廷现在可以从齐王头上做起,以他为起点,让我大汉朝廷对此次灾情抽丝剥茧,你看可好?”

  虽然曹参一口一个“刘肥”,但是陈平知道,人家是刘肥的老师,也是刘肥同身边多年的丞相,甚至当初刘邦派曹参去齐国前,还曾谆谆教诲他,

  “代朕照顾好朕的儿子。”

  这简直就是翻版的“义父”,人家怎么称呼都不违和,自己还是谨慎点好。

  陈平给曹参的建议是拨粮给正在路上的刘肥,让他以带着大家伙到长安活命的口号,然后把人带到这来分配活计。

  治粟内史得赶紧规划好修长安城的具体步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