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018烤肉与制陶-第6/7页
选土的工作,魏爸爸提前就做好了。捡大石块再用泥土围出土炉膛子,木柴要准备很多种,粗细都各有用处。
最费体力的是和泥。
就像和面一样记,不过泥土掺水后会弄的到处都是泥浆,魏星辰拿了家里的雨鞋雨衣和大胶皮手套出来,做好防护工作。
父女两人花了不少功夫脚踩手揉,终于弄出了一批泥料。
然后是制作大陶碗的泥胚子,需要精心雕琢。魏星辰学建筑设计,除了有各种绘图工具外,还有做模型的用物,正好用来做陶器。太复杂的造型搞不出来,正常的内壁光滑的大碗还是可以做成型的。
泥料有富裕,魏星辰尝试做了一些小碗小盘,还有烧烤盘、小陶罐。她都计划好了,腌制辣椒酱,做个泡菜什么的,总需要更多的瓶瓶罐罐。
家里那些个酱料罐子,里面的内容取之不尽,也腾不出来。现在能多些家伙事盛放新的食材,可以让妈妈的厨艺尽情施展。
魏星辰捏好了泥胚子,魏爸爸也已经开始了第一道烘干工序。
露天的炉膛子里点好柴火,将湿漉漉的泥胚子开口向着火小心码好一圈。然后开始扇风,让火势更旺一些。
烘烤几个小时之后,看着这些泥胚子干的差不多了,就该精工细作了。
先将大陶碗扣在细小的干柴上,周边层层叠叠码好细柴枝,再用粗一点的柴枝围在外边。
魏星辰看了一下就明白了:“大陶碗就像是正在搭建的建筑物,周边那些粗一点的干柴如脚手架一样包裹住大陶碗,留着缝隙,将来点着了空气能更好的流通,燃烧更充分,温度也可以相对均匀,对吧?”
“是啊,用柴烧没有煤炭那么稳定,泥胚子受到的火力不太均匀。因此我们尽量把柴枝码放的均匀一些,烧火的时候看着。炉膛子小,咱们一次只能烧一个,先看看成品的质量。如果这批烧成了,下次和泥土还按照这种配方。若是烧的过程中裂缝太多,或者成品不够结实一碰就碎,说明咱们的土质以及配料方法还有待调整。”
魏星辰委屈道:“爸,你怎么不早说啊。害我精雕细刻做了那么多盘碗。”
“熟能生巧,你第一次做这种陶器,胚子的厚薄,成品的实用性都需要验证。我看古代的陶碗陶罐几毫米薄壁,还有能透光的,这都是手工做的,你练练兴许能成?”魏爸爸提出了高标准的期望。
魏星辰看了看自己做的那几个壁厚1公分左右的陶碗,顿时觉得自己的手艺的确有待提高。
但是地球上做陶器,那都有脚踩的转盘工具啊。现在她纯靠手工捏,做厚了容易,做薄了就很难均匀,不均匀烧起来更容易裂缝,是需要熟练度以及做的过程中反复琢磨改良技巧。
不过既然老爸提了要求,她还是多练练技术吧。在古代也没有转盘,人家怎么能做出薄厚均匀的陶器呢?
……
在x799-1直播间,午餐烤肉结束之后,魏妈妈的3号光球暂时关闭,只留下了父女两人的1号和2号光球,在飞船外记录着他们和泥土、烧泥土的奇怪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