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巴统设备
恢复更新,但暂时两天更新一章,等和纵/横同步,那边更新的慢些,已经签约纵/横,改名为--重生网络巨擘,有时间的大大不妨过去收藏点击一下,感激不尽
第四十四章巴统设备
带着韩镐二楼也看了下,和一楼一样空荡荡的厂房。顺便和韩镐说了下李元功的加工成设备的问题,特别是两台巴统禁运设备。
韩镐主管应该就是情报分析,自然知道港城不多的高档机床分布。
“他那两套设备,现在已经没事了,那是去年购买的吧!花了不少美金呢?但是去年老人南巡发表的讲话,让欧美觉得是他们和平演变的巨大进步,所以巴统禁运的部分设备已经不是那么严格了,包括民用高精度数控机床。”
“意思就是说,现在运回国内,没有多大的问题咯。”
“问题不大,不过很可能相关的人员会查核设备的去向。”
陈哲心里一动,靠近韩镐道:“我想搞一些工业母机,如果利用香港社团和李元功的矛盾,我们买过来放在李元功那,造成社团烧毁的样子,是不是……”
韩镐思索了一下,没作声只是微不可查点点头,这种手段国内以往也用过,这次李元功的事情确实是个好机会,特别是李元功的汽车改装厂,在整个港城都是闻名的大型技术密集型改装厂。
他们甚至能改动底盘和发动机,就难免要用到精度比较高的数控机床,只是再怎么操作,也没法订购太多。对韩镐他们代表国家的组织来说,一台两台的民用设备,没啥用,也就没有动心。
但对陈哲来说,这却是个诱惑,国内的汽车质量即使到后世,质量也是最大的诟病,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加工精度。
这个时候就更加了,国内基本还生产不出好的发动机,即使是三菱最初输入的技术,生产线也是从RB拆回来的二手,精度还是达不到生产当下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精度。
而陈哲不仅仅想自己产发动机,而是自己产生产线,不得不说这个野心有点大,但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机床也是可以复制的,何况陈哲不像国内企业那么多的掣肘,有钱的没机制,譬如几个国内大型的机床厂,基本就没有太大的研发欲望。
有欲望的没人才,譬如几个已经改制的机床厂,和仅有的几个有作为的国有机床厂。
但陈哲的想法却是当年苏联的套路,苏联买了RB的工业母机,用的挪威的NC2000操作系统,虽然RB人花了大力气修改,但最终还是可以用不是,那可是顶级的九轴呢,即使是现在也是最最顶级的设备。
所以陈哲想先买一套足够精度的母机,在去找找在苏联的东芝机床的操作系统,记得当时是用克格勃的燕子诱惑了挪威的工程师,想来这套系统俄国和挪威应该还有罢,再买到东芝同样血统的民用机床,是不是就具有了基本的复制条件呢?
这个诱惑陈哲摆脱不了,要知道后世的华国数控中心的操作系统,也还是弱鸡的可以,这个东东说到底需要的是机械加工的积累,而且是电子记录的积累,华国用计算机记录机床轨迹这样的事情,一直到后来才做这样的基础,还有很多自作聪明的总是想走捷径,翻译RB和德国,最后被别人坑了几十年,被坑出感情来了。
还有一个关键是,配合的加工设备的精度要高,你记录的轨迹才准确,两者缺一不可。好吧!说到这,不用说了,华国机床业缺少的是踏踏实实一步步做事的心态,那个全都想马上赚大钱的时代,这样的人实在太少,陈哲都无力吐槽。
“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操作这个事情。”
韩镐并没有询问陈哲需要工业母机的缘由,在他看来所谓的工业母机无非就是精度高一点,能够为别的机床生产作为基础和关键生产能力的机床。还是机床而已。
“嗯,稍稍缓一缓吧!现在没资金也没条件去玩设备行业。“
上了三楼,就到了刚刚开会的会议室,两人这番对话又在楼下故意耽搁了会,也就十几分钟,会议室的人已经把专利的说明文件和陈哲单独准备的说明文件看的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