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二向箔收纳成功



  朱路的提议获得了一致支持。

  以目前的理论来说,将引力波模块降维,模块自己散发的引力波确实可以约束住降维模块自身造成的缺口。

  当然,理论和现实总归是有差异的。

  就像二维量子阱在理论上已经可以完全封存二向箔,但现实应用却只能将二向箔吸附住。

  所以关于朱路提出的“馅饼方案”,进行时官方还是很谨慎的。

  这个二维量子阱叠加降维引力波模块再叠加二向箔的这个模型,类似于馅饼一样,就取了一个接地气又很形象的名字。

  “馅饼方案”。

  各方都忙活了大半个月左右,将该做的准备都做好,馅饼方案随即便开始投入到了应用实验阶段。

  方案中要对引力波模块进行降维,这属于人类首次降维宏观物体,可能会制造出无法控制的屈曲点,在社会上和官方当中都引发了不小争议和抵制。

  好在从理论上来说,引力波模块是可以限制屈曲点的,因此在经过一系列的重要讨论之后,官方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个方案。

  不过对方案的进行,官方还是严正以待。

  朱路和亚特兰蒂斯等一众二向箔研究组人员,乘着试验飞船来到了低光速实验场三千米外的近处。

  在五千万千米外,有两艘联合国政府安排来监督馅饼方案进行的光速飞船。

  假如对引力波模块实施降维之后,没有按照预想的一样限制住降维造成的屈曲点,那两艘光速飞船就会很快启动曲率引擎,将这片低光速实验基地给包裹,减慢二维跌落的时间,给其他人类足够的逃亡时间。

  一切准备都已做好,距离低光速实验场三千米的实验飞船探索号上,朱路和一众二向箔研究组人员随即便展开了对一块引力波模块的降维工作。

  严格说起来,朱路对现在的工作起不到任何帮助。

  毕竟他又没研究过跨纬度技术的理论。

  他在探索号上,纯粹属于站个场。

  进行馅饼方案是他提议的,馅饼方案有可能造成的恶果,他当然也得站在第一线承担。

  如果到时候馅饼方案失败了,三维空间开始无法控制的向二维空间跌落,朱路这个提议者当然也应该是最先为此付出献身代价的人。

  对宏观物体降维的实施,说到底就四个字:见微知著。

  早在当初重建威慑之后,朱路向三体世界骗取了大量技术资料,人类就已经学习到了将微观粒子从不同维度层面上进行展开的技术。

  而要对宏观物体的维度进行更改,就是将构成这个宏观物体的微观粒子所展现的维度进行更改,宏观物体自然也会随之更改。

  不过当自身维度改变时,粒子本身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失去自旋角动量、失去电荷等等,那就会使得粒子构成的物体解体。

  而想让粒子改变维度后还能在相应维度中保持着相应的特性,这就是时空比值换算这门学科需要研究的东西了。

  给即将降维的引力波模块制造好了一个特殊力场,并在上方罩好了一个透明的能量吸收罩。

  从高维降到低维时,因维空间中的很多信息时低维空间都无法容纳。

  比如三维空间无法容纳四维空间的无限细节、二维空间无法容纳三维空间的高度坐标,那些信息就会被转化为能量释放而出。

  一小块引力波模块降维释放的能量,足以将整艘探索号飞船都炸没了。

  所以必须用能量吸收罩罩住,将待会儿降维时释放出的能量都转移向别处。

  围绕引力波模块的力场启动,微观世界中,构成引力波模块的粒子开始被降至二维。

  起先,还能看见被降往二维的引力波模块逐渐逐渐扩张,厚度越变越薄,面积则越变越大。

  一眨眼功夫,面积扩大的引力波模块便触碰到了能量吸收罩的罩体,接触处开始出现了强烈的光芒。

  真正的二维空间在三维空间中是看不到的,因为它储存的信息相比于三维空间实在是太少了,能看到引力波模块扩大,只是被降维物品能量释放在可见光波段的体现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