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三卷君问归期未有期(八)-第4/5页





        独留下一个茕茕孑立的你,经历的一切,变作黄粱一梦,梦中你窥探到它的辉煌,梦醒过后,一切便归于无有。

        “这样啊……”

        筝儿的声音仿佛被冷水熄灭的篝火,但是却故作镇定,想努力的让自己显得成熟一点。

        可是那因为克制而握得发白的指节,和越来越红的眼眶,分明昭示着眼前之人不过是个一十五岁的孩子。

        最后,筝儿站起身,郑重其事地拱手一礼,努力地挤出一个笑脸,露着乖巧的酒窝,和白净的小虎牙,“子玉姐姐,若兮姐姐,晏姝姐姐,谢谢你们。我心愿已了,送我走吧……”

        子玉抬头望向筝儿,忍尽眼中的酸涩,取出聚魂香点燃,香线笔直冲天,拍了拍灵玉唤出阿柔。

        却没有取出束魂鞭,“筝儿,我不捆你,你自己走好不好?”

        子玉第一次征求被渡魂灵的意见。

        “好……”

        阿柔前方带路,筝儿顺从地跟在中间,子玉殿后。

        她给了筝儿最大的尊严,一个对阵亡士兵的尊严,无论到哪,他都是堂堂正正的走过去的,不能被锁链捆绑。

        冥府业路当心走,奈何转生莫停留,

        渡魂引明魂归处,几人欢笑几人愁。

        渡了忘川河,不去阎王殿,先登业镜台。

        业镜置高台之上,台下石阶十八层,层层道尽世间因果。台上业风寒彻骨,阵阵吹净魂冥业债。

        “业镜台前自照影,是非功过尽分明,镜前,开眼!”

        筝儿挺直的脊梁站在镜前,前尘往事一并浮现:

        “娘!俺是保家卫国,保大宋一方百姓平安,您放心,俺一定能打赢!”筝儿和母亲在一间草房门口依依惜别,那时的筝儿和眼前的少年人一样,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乖巧的酒窝和白净的小虎牙,一如今昔。

        “筝儿!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母亲止不住的抹着眼泪。

        “娘,你放心,区区辽贼,能奈我何,俺打败他们就回来。”筝儿捧着母亲的脸颊,双手抹去母亲脸上的泪痕,转身离开。

        业镜内的景象一阵波动:

        一日夜晚,筝儿被派去夜间巡逻,另一位和筝儿一起巡逻的士兵突然人有三急,独剩下筝儿一人继续巡逻。

        黑暗中,筝儿远远望见草木之间稀稀疏疏有些响动,来不及叫上战友,筝儿快步上前,抽刀出鞘,指着灌木丛处高声呵斥:“何人在此!还不报上名来。”

        草丛中,猛然站起七八个成年男子,看衣着,俨然就是辽军的奸细。

        听到筝儿那处于变声期的嗓音,辽军奸细胆子大了起来,从灌木丛中鱼贯而出,将筝儿团团围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