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母亲做回…-第2/3页





        到家里,一放下草架子,牛二娃直奔厨房,借口说渴了要喝水,实际上他是想看看母亲有没有做好吃的款待他。

        我们当地人有这么一句俗话:“钱不钱肚儿圆!”意思就是说,帮你干活了,给不给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饱喝足。

        再加上这牛二娃就是一吃货,有了好吃的啥都好说。

        母亲正在灶门前往灶里添柴火,看见牛二娃进来,笑呵呵的问道:“你们都回来了呀?我还没切肉嘞!”

        牛二娃一听母亲说切肉,脸上乐开了花儿,说道:“不急,您慢慢切,我们先晾豆子,晾好再吃也不晚。”

        牛二娃咕嘟往嘴里灌了一口水,放下水瓢出了厨房,笑容满面的跟父亲大声说道:“爹,饭还没有好,我们要不先把豆子晾上,饭煮好再吃!”

        父亲也笑着回道:“那好呀!免得晚上累的着不住,黑摸天地的回来还晾那么多豆子。”

        说干就干,牛二娃到猪圈里把木梯子扛出来,搭在廊檐下,就往上爬去。

        父亲一见,赶紧说:“你不要上去,我去挂,你只管帮忙搬豆把把递给我就行,雪芳在下面扶倒梯子,不能让梯子滑了。”

        牛二娃没有犟嘴,顺从的下了梯子,开始将豆把把从草架子里解开送到梯子下面来。

        当地的村民,家家户户修房子的时候,正房都是立的木头架子,廊檐下留了大约七八尺宽的空余位置,在廊檐两边的檩子上挂几根结实的粗绳索,到了秋收的时候,可以挂豆把子也可以挂包谷棒子,这地方既通风又透气,无论是豆把子还是苞谷棒子挂上去都不会发霉长虫子。

        待到小麦播种完以后,空闲的时候,再取下来,铺到晒场里晒上半日便可以用连把捶打,然后剔除杂物,剩下的就是滚圆滚圆的黄豆粒了。

        母亲见我们回来,有些心急了,往灶里添了柴火,急忙揭开锅盖,将切好的佛手瓜倒进去,煮开以后,将锅里的肉捞起来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成几段晾着。

        迅速地摘洗了一把蒜苗,甩干多余的水分,放在另一个砧板上,当当地切成寸段,捧在一个小筲箕里备着;顺便切了几片老姜放小碗里,抓一小撮干花椒,又掐了些干辣椒段一起放进去。

        调料准备妥当,母亲往锅里撒了一大勺食盐,抄起锅铲在锅里来回推动几下,便开始切肉。

        砧板上的肉还在很烫,母亲切一下肉,又将手放到嘴边吹一下。

        锅里的佛手瓜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阵阵白烟升腾起来,那佛手瓜汤的清香味道也在空气里弥漫开来。

        在廊檐下递豆把子的牛二娃,禁不住吸吸鼻子说道:“好香呀!”

        我没好气地揶揄他道:“你是馋虫爬出来了吧?”

        他笑笑没跟我计较。

        锅里的佛手瓜汤已经盛到盆里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盆。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锅已经烧得冒烟儿了,母亲将砧板上切好的肉销进锅里,随着一股白烟升起,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炸响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