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陵阳县北夜战



        陵阳城外,关羽的大军密密匝匝,将这个小县城包围的密不透风。

        陵阳城面对西边来的攻击,并没有太好的地利。

        陵阳县虽然也是依托着舒溪和青弋江,有河流作为地利,保护自己,但是陵阳县在水流的西边建城。

        关羽和周瑜之间并没有河流的阻隔。

        反而是关羽可以通过河流派遣水军,直接在水上将陵阳县东边封锁。

        周瑜只能带着士卒困守孤城,得益于周瑜个人强大的威望和能力,军民们不会因此而溃散。

        而瑜刚刚逃回陵阳县的时候,在关羽没有到达之前,用很短的时间向周围筹集了物资。

        靠着发达的水道来回运输,粮仓里积攒的粮食,够全城人吃大半年的。

        只要一日不缺军粮,这座城市周瑜就有信心让关羽攻不下。

        虽然守城的武器只短时间内凑回来一点,并不足以支撑半年。

        但是将来山穷水尽之时,无论是扒房子取木头,还是掘起地砖捡起石头,都可以用来作为武器。

        周瑜也已经在特定的位置。准备好了军民排泄场所。

        关羽要敢强攻,就给他尝尝金汁的味道。

        而关羽在城外,也确实尝试性进攻了几次。

        陵阳县城在周瑜的防御之下,却是难以攻打。

        所以关羽也不徒耗兵力。

        决定从其他的地方入手,命令众人在泾水上下游发起进攻。

        而自己在这边盯住周瑜,采用孤立的战法,只要把周瑜困在这里,无法让他去联络各地士卒,丹阳郡各地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一个人进行全面的统筹。

        这样的地盘是难以和关羽对抗的。

        可惜关羽来的还是慢了一步,让周瑜找到了机会。

        在短短的时间内,周瑜不仅筹措了物资,还联络了舒溪和青弋江上下游将这一条南北方向的水流上下游的各地县城连成一体。

        南北方向形成了一道屏障,阻挡了关羽的东进。

        舒溪和青弋江其实是一条河流。

        只不过是一条河流的两段被命名不同的名字。

        就是在陵阳县这个地方,有一条新的不知名的支流汇入,舒溪再往北流,下流的水流更宽阔,又改名为青弋江。

        沿着河流向北,就是宣城。宣城在往北就是芜湖,而芜湖这里,有一条东西流的江水汇入太湖。

        如果让关羽打通了青弋江上下游,就可以顺水流而下,直取芜湖。

        打下芜湖之后,这也可以顺着水流直接往东而行,顺流而下在中段攻取溧阳县,在末端攻取阳羡县,直接进入震泽即太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