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016-第3/4页
还是郭大志看他家可怜,就经常分他家点吃的。也正是靠着那点吃的,杨潇雷才活了下来。
后来开春后,杨潇雨便下地干活挣工分了。郭大志又去找了郭喜宝,让分粮的时候多分点给杨家。
因为郭大志是村上唯一的村医,拿药看病都得找他。谁家又能没个头疼脑热的呢?而且药品是管控品,所以郭大志在郭庄说话非常有分量。就连郭喜宝,都敬他三分。
于是,杨家虽然就杨潇雨一个小屁孩挣工分,每次分的粮食却比一个成年人还多很多。
粮食就那么多,给杨家多了,自然就给别人家少了。但是,郭大志和郭喜宝都出面了,大家即使心里不乐意,也不好反对。有的人就当可怜杨家做做善事了,有的人闲话自然是没少说。
就这样,一直到杨潇雨十五岁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别看杨潇雨年纪小,却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就没有他不会干的活。
杨潇雨学什么都快,几乎是看别人做一遍就会了。而且,他手脚又麻利,别人两个人干的活,他同样的时间一个人就能干完了。
杨潇雨干的多工分就挣得多,分的粮食也就越多。
不靠别人可怜施舍了,杨潇雨的背脊也慢慢挺直来了。
不过,杨潇雨是个感恩的人,郭大志的恩情他一直牢牢记在心里。
所以,郭大志媳妇去世,女儿去城里读书后,一直都是杨潇雨做了饭送给他的。
不仅是郭大志的恩情,就连郭喜宝和全村人的恩情,杨潇雨也一并记在心里。所以,每次郭喜宝和杨明珠、还有郭峻岭,安排的脏活累活他统统都接受。村里人让他做的事,能做的他都做。所以,即使是刁难和欺负,他都一并咬着牙承受了,全当是还恩了。
郭大志来了后,看到杨家桌子摆的手擀面和青椒溜肥肠,笑嘻嘻地问道:“呦,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吗?开大荤了啊。”
杨潇雷立即说:“这些都是叶姐姐做的?”
那骄傲的小表情,仿佛都是他做的一样。
“叶姐姐?”郭大志笑了,“是叶芯那丫头吗?”
杨潇雷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是的,是的。”
郭大志坐了下来:“那俺得好好尝尝了。”
等郭大志坐下来,杨潇露开始将面条盛到小碗里。她一筷子下去后,挑上来一块大骨。她将面条往旁边拨了拨,瓷盆里居然装了四块大骨。
郭大志笑了:“叶芯这丫头真实在。”
杨潇露将四块大骨分了两块到郭大志的碗里,然后两外两块给了杨潇雷和杨潇雨。
杨潇雨默不作声地把大骨头又夹到了杨潇露的碗里。
郭大志看着自己碗里的两个大骨头,欣慰地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