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我想局麻做



  陈博参加多学科会诊时说有手术,那不是借口,是真的有台丁教授的手术。

  手术前丁教授已经让朱斌跟陈博说了,让他上台,陈博自然应允。

  他过来进修就是为了多做手术。

  特别是很多自己在下面医院遇不到的病人,手术是难得的实践机会。

  今天这台手术是要做臂丛神经松解,病人是车祸外伤,局部神经黏连引起的臂丛神经的问题。

  手术前陈博就已经亲自看过病人了。

  这个病人和上次做的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张嘉辉不同。

  张嘉辉那是因为骨赘增生,长期压迫之后引起的黏连,已经累及到神经束了。

  而这个病人只是局部的外伤疤痕引起的黏连,时间相对比较短,神经束的黏连反而不明显。

  那这做法就不一样了。

  上次的张嘉辉陈博需要广泛的松解,这个病人则只需要打开神经外膜,基本上就解决问题了。

  不过这个病人黏连的范围比较广,从颈部一直到腋窝位置都有。

  对这种病人,临床也没有太好的法子。

  需要做从颈部下刀,一直开到腋窝,完完全全把神经暴露出来,然后进行松解。

  这种病人诊断明确后,做手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病人以麻木为主要表现,做了神经松解后,这个麻木感会立马减轻。

  ……………………

  陈博赶到手术室的时候,丁教授已经坐在手术室了。

  这时候麻醉医生庞智正准备给病人做麻醉。

  看到陈博走进来,丁教授笑着打了个招呼:

  “来,陈医生,到这边来坐!”

  丁教授的话惹得旁边站着的朱斌和丁教授的研究生吴越羡慕不已。

  他们俩都站这里半天了,丁教授都没有说叫他们过来坐一下。

  虽然旁边还有凳子,但自己坐过去,和丁教授邀请坐过去,那是两码事。

  而陈博刚出现,丁教授就给了这样的待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朱老师、吴老师,你们坐!”

  陈博见朱斌和吴越都还站着,自己坐下来好像显得有点太特别了,所以他抬过来两张凳子,对着朱斌和吴越说道。

  至于喊他们两个作老师,这很正常。

  因为陈博毕竟是来学习的,所以对省医的老老少少都叫老师,这是尊敬。

  不过朱斌还好,吴越听陈博喊作“老师”,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别扭……

  因为吴越知道,自己和陈博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今天这个手术你有什么想法?”

  丁教授也不打断陈博谦逊的做法,等他坐下来后才问道。

  “丁老师,我觉得这个病人是臂丛神经黏连引起的,需要松解的范围还挺大的……不过还好,这种病人打开神经外膜应该就能起到松解的效果了……”

  陈博也不藏拙,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旁边朱斌和吴越也跟着陈博坐下后,虽然不时看着麻醉医生在做麻醉准备,但是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丁教授和陈博的对话里。

  这会听到两人的一问一答,心里也跟着陈博他们的思路开始了自己的分析……

  “那你觉得从哪里开始松解?松解到什么位置合适?”

  丁教授听了陈博的回答,满意的点了点头,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足见陈博经验非常丰富。

  “我觉得从前斜角肌部位开始就行了,至于远端,我觉得以内侧束的松解为主,因为手麻最严重的部位是内侧束支配的区域……而且病人的肌电图和核磁也支持,是这个区域的神经出了问题……”

  陈博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听完陈博的分析,朱斌点头如捣蒜……

  陈博的判断无疑超过了自己。

  朱斌也判断出是这一段的神经出了问题,但是他没办法进一步判断哪一束出问题。

  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他来做手术,他只能把这个区域的神经都暴露出来后,再一条条翻找,哪条出问题就松解哪条……

  虽然最后应该也能达到手术要求,但是高手过招,就是一招半式的领先,段位就截然不同了。

  陈博虽然只比朱斌判断的细了那么一点,但是朱斌知道,这一小步拉开了一个非常大的距离……

  丁教授的研究生吴越就更不用说了,他显然还没具备准确诊断的能力,所以听着就很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