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倭国天皇密信-第3/4页



    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种官方贸易,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双方官方主持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交易,是明朝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

    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大明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

    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

    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

    在印度古里,大明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一旦定下,决不反悔。

    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

    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

    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后几次下西洋贸易规模扩大,遵循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具备了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三种是民间贸易,这种贸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带动下出现的。

    它不是通过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间自发性展开的。

    郑和下西洋消灭海盗,维护了海上安全,开辟了航线,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简单快捷。

    所以目前的朱英,打算就是提前打造出郑和船队,开始游威各国。

    大明现在差不多是要两边开战了,若是把东南亚等小国,还有西域的诸多小国全部牵扯进来。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就很不友好了。

    所以发展商业,是现在的一个主要方向。

    而在这其中,不是说想想就可以随便,关键是还要有人去实行。

    “大兄的意思,是要愚弟来负责对辽东后勤,还有造船事宜?”

    “不行,这不行,以愚弟的能力,根本无法胜任这其中之一,更何况是两个同时兼任,这万万是不行的。”

    朱高炽是猜到,这次大兄的召见,很有可能要重用自己。

    这一下子,也来得太重了吧,在听完大兄的想法之后,朱高炽顿时就感觉到了如山的压力,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为兄自然是相信炽弟的,在我的心里,炽弟当是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处理好这两件事情。”

    “当然,也不是说一下子便完全的弄好,这里面有一个过程,炽弟也需要一边实施一边学习。”

    朱英笑着说道。

    能够在靖难之役开始,一直监国,还能支持朱棣数次亲征,可见在管理方面,朱高炽有着很强的天赋。

    现在只是剥离出两个小块,跟监国比起来,完全不是说一个级别,这又有什么不能做的。

    “大兄莫要开愚弟的玩笑了。”朱高炽拱手作揖,苦笑着说道。

    朱英正色道:“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别人不知道你的才华,我还能不知道吗。”

    “这两件事在为兄看来,炽弟是绝对可以信任的,难不成炽弟不想帮为兄分忧不是。”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哪里还有朱高炽拒绝的可能。

    只能无奈苦笑着应下了。

    朱高炽走后,朱英越发的感觉到自己的身边,缺少可用的能臣。

    单靠自己个人,很难说全方位的去把控。

    可是就现在而言,朱英的时间确实太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