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这皇位,我朱英怎么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订阅)-第2/3页





  “也是和我类似,不逢时势,不过这么好的人才,在大明真是可惜,去海外教化番民多好。”

  最初朱英接触到姚广孝的时候,他就想试试,能不能把姚广孝拐走,带到安南去。

  姚广孝精通儒释道三教,又懂阴阳术数。

  如若能够在海外发光发热,那简直是一大神器。

  只是和姚广孝接触一番后,朱英就感觉到十分遗憾。

  在和姚广孝的交谈中,不难感受到,姚广孝心中对于实现在大明的抱负太过于执着了。

  朱英自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估摸着也说不动他。

  若是早个十年二十年,大概是没有问题。

  但是姚广孝已经老了,元末出生,今年的姚广孝,已经五十七岁了。

  这在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已经超过了平均的寿命。

  如今大明人均寿命不到五十,五十七岁的姚广孝,已然算得上是高寿了。

  而他如今,籍籍无名,尚未成事。

  大明皇帝朱元璋活着的每一天,他姚广孝就翻不起任何的风浪,整个大明,也没有谁能够翻得起任何风浪。

  哪怕是他全部希望寄托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心思。

  如此高寿的姚广孝,不停的在京师布局,联络他人,孜孜不倦。

  便是因为,他要跟朱元璋进行寿命上的赛跑。

  他更是想告诉朱元璋,你不用我,是你的损失。

  这话,估计就是姚广孝,最想在地下和朱元璋见面后,想说的话了。

  不过现在嘛,嘿嘿。

  还是去海外发光发热吧,也一样能青史留名呢。

  想到这里,朱英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要是燕王朱棣知道,若是没有我,日后他照样能当上这大明帝国皇帝,会不会有种特别开心的感觉呢。”

  “我可不是朱允炆,躺平都能赢的局,还能玩垮了。真就成了古往今来最大的笑柄。”

  “史上唯一藩王造反成功的,也就朱棣这么一位吧,真有意思,还是在朱元璋给扫除所有障碍之后。”

  朱元璋给在朱允炆安排皇位的时候,可不仅仅对于淮西武将集团的清扫。

  各大藩王,边疆九大塞王。

  对于他们的军权,同样有着很大的限制。

  不管是粮饷,还是各方面都有掣肘。

  亲王能够直接统属的军队,顶多只有三万。

  这和大明的百万雄狮相比,朱元璋完全不可能想到,自己这个孙儿能输。甚至于朱棣都想不到,自己能赢。

  况且只是区区四年,这大明就给易了主。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终究这个家还是这个家,儿子孙子,都是正儿八经后代,没可能落到外人的手里。

  院子里,思绪越发透彻的朱英,缓缓的起身。

  他要争。

  争这大明皇位,争这天下之主。

  他朱允炆能坐得上这皇位,我就不能做得?

  朱棣,姚广孝,晋王朱棡,朱高炽,朱济熺,老爷子。

  他们的身影,从朱英的脑子里依次闪过。

  身份变了,计划也要变了。

  从今日开始,他将主动出击,想尽办法去争这皇位。

  老爷子的音容笑貌在朱英的脑海中盘旋。

  或许之前,他不知道,没想太多。

  但这之后,一切就要变了。

  朱英清楚的明白,他是有很大胜算的。

  不然老爷子不会安排蓝玉过来。

  “好像,如若没错的话,我当是凉国公蓝玉的外甥孙吧。”

  想到这里,突然朱英发现一个事情。

  貌似,我爹刚死?

  好像是,现在我爹的灵柩,还停留在皇宫里,没有下葬吧。

  朱英对于这个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有些好奇。

  太子朱标,可是号称古往今来,位置最为稳当的储君。

  对于自己的亲爹朱标,朱英自然谈不上有多大情感,悲伤之类的情绪更不可能。

  “好歹也是我亲爹,假若和老爷子说说,我应该有机会去见上一见,送上一程,也算是全了朱雄英的孝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