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绝死心



    早在梅花宴前几天,贾蓉就早早回了贾府,贾蓉长年在金陵学院读书,今年要下场参加乡试,这次回来之后,就不再回来了,直接在金陵参加乡试。若有人问为何贾蓉未曾听闻参与童试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这就要从本朝历史说起。

    本朝唤为大康王朝,与贾璐所处世界唐朝之前是一样的,后五代十国纷争不断,不过之后,兴起的不是赵匡胤,而是一众王姓子弟,自称出自太原王氏,五代十国期间,不断有势力兴起,也不断有势力覆灭,这一众王氏子弟所建势力由小渐大,一开始,谁也没有注意,不知其来历,大势后自称出生名门,也不见有人否认。王氏子弟也不是简单的,建朝之后,很是发展了三四百年,然依然躲不过朝代的更替。当权者越发奢侈无度,对下压迫至深,农民起义不断,对女拘束限制,地位极其低下,上层沉溺女色,纳妾无不数十位,禁脔更是不计其数,下层百姓男子深受压迫,无法延续香火,平静了数百年的中原大地再起战火。

    赵氏乃秦朝战乱时期逃亡关外的,与外族融合,趁中原打乱,进攻中原,赵氏与外族杂居多年,有着外族的彪悍,打仗十分勇猛,又有汉人的胸襟,在治理王朝时,促进民族融合。开国君主康世祖赵运,虽不是贾璐世界宋朝开国先祖赵匡胤,但同为赵姓,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的同一性。赵运只有一妻,乃女真族人,后被封为仁孝懿恭皇后的佟氏,佟氏虽为外族,但自幼聪慧,为人和善,况在关外异族,男女更为平等,赵运只她一人,对她宠爱有加。颇为看不上王氏王朝极度的尊男卑女现象,在康世祖的支持下,大肆改革,提高女性地位。康世祖同佟氏对科举制进行改革。

    康朝的历史大致在贾璐世界的明朝相一致,明朝是科举制发展的顶峰时代,康朝的科举制经前朝的变化,世祖夫妇的改革,竟与明朝颇为相似。

    贾蓉出自勋贵人家,蒙祖宗庇荫,圣上英明,有一国子监名额,可以不通过考试就可加入国子监,名为监生。国子监里有各学说大师众多,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试卷便是有他们联合所出。在其中读书,起点就比旁人高了不知一节,同时,监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监生不仅有着无数资源,还是众多朝廷勋贵清流等势力第二代集合最多的地方,很多落魄的侯爵人家,就算没什么出息的子嗣,也不愿放弃这个可以交好各大势力下一代的机会,所以,国子监虽好,风气有些杂乱。

    乡试由各省省会城市左右布政使司、直隶总督等人牵头安排,生员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省会城市参加考试,考虑到各省学生水品不同,乡试试卷由各省自行组织,会试在京都举行,由礼部组织。乡试每个省都不同,这也是贾蓉回到金陵学习的原因。

    贾蓉如今也已十七的年纪,今年下场,按老师的意思,乡试十有八九可以过,就能回京参加会试了,就算会试不过,也可以留在京都,不必再回金陵。到时也可将他的婚事定下来。

    这次梅花宴的举办,其母章氏为的就是贾蓉,此后半年不得相见,都要头悬梁锥刺股得读书,宴会一则能让他放松放松,二则也能相看相看,长子嫡孙的媳妇也该相看起来了,也不至于之后手忙脚乱。

    宴席开始,贾蓉十七岁了,跟着父亲贾珍、祖父贾敬在外面招待男客,贾蔷在内宅呆了半天坐不住,也跑了出去。贾璐呆在母亲韩氏身边,不停有人被嫂子章氏领了过来,贾母等人来得不晚,宗族老亲史家、薛家、王家来了,其他客人没来。贾母到了,韩氏自然不敢继续坐上手,移开了位子。因着待会要有人来见礼,贾宝玉也不好多留,跟着贾琏等人出去了。

    此后陆陆续续有人来了,这也不是什么正规的大宴,长辈一一招待,晚辈韩氏等人无法一一邀见,不过见了礼部侍郎的夫人的两个女儿王梦婷、王梦雨,景田侯夫人的孙女裘琴芷,理国公世子夫人的女儿柳珊珊,平原侯夫人的继女蒋伊雪,太常寺少卿夫人的女儿李小婉,翰林院学士夫人的女儿田甜,还有章氏娘家大嫂带的女儿章燕菡,侄女儿章青菡等等,其他的庶女旁支还有不相熟的姑娘留在花厅喝茶等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