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王子熊艰



  当看到冯登快步走出大门后,熊昱又侧头对李涛询问道:“李校尉,你可知道父王是何时归天的?”。

  李涛连忙对熊昱回答道:“启禀太子殿下,王上是在巳时三刻左右归天的(巳时三刻;上午的九点四十五分)”。

  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多时辰么?

  熊昱的心头不由的一紧,正如这冯登所言,父王突然间就病逝了而自己此时又不在宁夏城内。

  若是他不能尽快的回到王宫继承王位,却不知会有多少的野心之辈会忍不住跳出来,搅动这楚国风云呢。

  此刻的时间已然是不等人了,熊昱也不在多想,他快步走出了凉亭,对外面的一名亲卫,大声的说道:“快去叫山下士卒准备马匹,我们要速速赶回宁夏城!”。

  “诺”。

  那名亲卫恭身领命,随后也疾步走出书院的大门。

  当时间曰过去了两刻钟(一刻等与十五分钟),熊昱就在数十名亲卫的保护下,和二十余名官员的簇拥下,疾步走下了乐云山。

  此时在乐云山的山脚下,已有三十余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还牵着近五十匹战马,已在次等候。

  当熊昱来到以后,就有一名亲卫将一匹黑色的战马牵到了他的面前。

  随后冯登也带领着三百披甲将士匆匆而来,躬身对熊昱说道:“老臣若是陪同,恐会成为拖累,这些将士就交给李校尉指挥了”。

  这时一名身形刚健的男子走了过来,冯登又说道:“这蒋滨乃是老臣手下唯一还拿出手的武者,就让他一同前往,保护殿下的安危吧”。

  熊昱快速的跨上马背后,对冯登拱手行了一礼,说道:“冯掌宫有心了,孤若能返回王宫,毕不忘今日之事!”。

  随后,熊昱就对李涛命令道:“火速前进,尽快赶回宁夏城”。

  “诺”。

  李涛答道,然后就带领这六十余名骑兵与三百披甲将士,护送着太子熊昱,一路急驰向宁夏城的方向赶去!

  在宁夏城的内城,当今楚王的第三子,熊艰的王府之内。

  一位面容俊朗,身材修长的青年男子,在两名俏丽侍女的服侍下,将一套重达近二十斤的制式铠甲,穿在了身上。

  当青年男子穿戴好甲胄后,他就从一名侍女的手中接过了一柄佩剑,然后系下了腰间。

  甲胄加身,腰间配剑,在整理好身上的装束后,熊艰就侧过头来,对他身旁一名同样穿着甲胄的中年男子开口说道:“舅舅,吾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那名中年男子恭敬的回答道:“启禀殿下,我魏家培养的精锐将士已聚集百名有余,均披甲持刀在王府大门外等候,咱们随时可以出发”。

  当听到此话,熊艰就转过身来,对中年男人说道:“好,既聚集百名精锐将士,已足够应付赵府内的家丁了,那么舅舅咱们可以走了”。

  熊艰说完就欲走出屋外,而在这时,那名中年男子却出声说道:“还请殿下稍等片刻,臣有些话想要说出”。

  这名中年男子的名字叫做魏勋,是楚国八大世家之一魏家的家主。也是楚国军队方面,仅次与大将军吴冉的三大卫将军之一。

  因魏勋是自己生母魏蔻的亲哥,也是朝堂各个派系之中唯一支持自己,且能靠得住的家族。所以熊艰瞬间就停住了脚步,开口询问道:“怎么了舅舅?”。

  而魏勋在将熊艰叫住以后,看着面前这位与年轻时候的王上,有着近八分相似的外甥。

  声音之中明显带着不甘之音,对熊艰说道:“殿下,虽说那太子熊昱有着仁德之名,但殿下你素来聪慧过人,且为人稳重,颇具王者之风”。

  “若与之相比,臣觉的还是殿下你要更胜一筹”。

  “而若说在母族方面,那熊昱身后的杨家虽与我魏家一样,如今同为这楚国的八大世家之一”。

  “但我魏家已经效忠过六代君王,世代皆为楚国重臣,又岂是杨家那个从梁州来的降臣之后,可以相提并论的”。

  “若不是那熊昱比殿下你早生了一载,我楚国的太子之位,又怎么可能是他熊昱的呢?”。

  当说到这里,魏勋躬身拜道:“殿下,此次的时机可谓是千载难逢,不如我们就不趟这池浑水,坐山看虎斗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