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父慈子孝-第2/4页
他是数万年来皇权的化身,将众生视为猪牛羊狗,身上没有一丁点的人味,更像是一个异化的工具,权力的具现化,一个真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平安,你会怨朕吗?”杨盘见了平安进来,双方对视了一眼,便开口问道。
问得好,从这一发问,就可以看出杨盘的情报机构确实比组织还要高上一筹。
至少按照放出来的消息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平安是比较重情感的人物。
刚刚跟王公公打了感情牌,眼下就换大乾皇帝来打了。
“陛下不曾亏待我,又谈何埋怨呢。”平安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至于杨盘从小就将他封印灵肉,让他无法修炼道术的事情,他也已经报了仇,就算将来立场不同,也不必拿出来做罪证。
“倒不如说是感激居多,没有张老的帮扶,我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那你愿意改姓为杨吗?”杨盘没有被平安的言辞打动,直接问出了最为关键的一句话。
对于任何一个私生子来说,改回真正的姓氏都是莫大的荣耀。
平安,或者应该叫杨安。
他是大乾皇帝杨盘与闻香教圣女所留的私生子,从血脉上来讲,他确实姓杨。
不管是皇帝赐姓,还是血脉传承,都是极大的荣耀,这一赐姓定会引起巨大波澜,乃至百官反对。
难道说杨盘良心发现,对这私生子有了感情?
如果会这样想的人,大概连第一集都活不过去。
他需要我当棋子,替他分摊太子的力量,重新平衡庙堂上的势力。
平安心中暗笑一声,自己对太子的提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四皇子与八皇子虽然也是才华横溢的后起之秀,但比起眼下的太子,势力相差甚远。
特别是三皇子杨宁的死亡,让太子殿下从头到尾薅了一大波羊毛,短时间内四皇子是不可能出来挑战太子,否则就是乱了纲纪,还要背上不悌的骂名。
当然太子处理得过于粗糙,把四皇子狠命地得罪了。
或许这才是杨盘夸赞太子孝悌的深意。
让儿子们骨肉相残,看一出好戏。
只是现在的朝廷局势,他需要一个更合适的工具人,来平衡掉太子日益增长的势力。
答案就是平安,或者说杨安。
尽管太子的势力还很稚嫩,并不能对杨盘造成威胁,但对皇权来说,他会本能地分化任何敌人,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
如果把平安重新赐姓为杨,称为杨安,那么太子心中不在意,也会多出一根刺来。
平安所经营的局面,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太子也就会多出一个敌人,而皇权则能高高在上,俯瞰一切。
这张感情牌打得挺好的,可惜我不吃这一套。
“天下事皆在名分之中,平安寸功未立,如何能当得起陛下赐姓。”
“昔日杨家起兵,反叛大周,又何来名分。”
杨家曾为大周世家,享受荣华富贵,最终起兵造反,夺了大周天下,完全不符合儒家的忠孝体系。
因此这段历史向来为官方所忌,经过数十年来翰林院的删改,才勉强出了一版官方权威,意思是杨家起兵以前已是天下大乱,太祖当年是为了天下黎民,不得已而为之。
可现在从杨盘的嘴里竟说出了这样的话,传闻出去便是天下震动,但他的话还在继续:
“神器本无主,有德有能者居之。”
“你来京城的行为,朕都看在眼里,将来你想坐这位子,朕也可以给你。”
杨盘说得情真意切,难得流露出一丝感情,好似要把这皇位让给最有能力的儿子,哪怕是一个私生子也在所不惜。
让平安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只有傻瓜才会相信这种承诺。
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鼓舞儿子和手下努力当狗,私底下什么承诺都能讲,反正没有别人知道,出了这个门,都可以翻脸不认人了。
领导最喜欢私底下谈话,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口头承诺,便是如此。
像是太子身体不好,你要多加努力,未来这个位子是你的。
什么,朕说过这种话?你一定是听错了吧!
诸如此类的惨剧在史书上不绝如缕,谁信谁傻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