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试问天下举人-第2/3页



  “殿下,平安先生让我来迎接您,请随我来。”

  “你看看,我早就说了,先生一定会派人来等我的。”太子总算猜对了一回,心情顿时好上了不少。

  “那是殿下与先生惺惺相惜,君臣相和。”阴总管用着传音,偷偷地拍着太子殿下的马屁,让他看得起更加得意了。

  很快两人就在客厅里面见到了平安,刚进客厅,侍女便捧上热毛巾供两人洗脸去除冬天的寒意,太子见到侍女的瞬间还微微愣了一下,因为这侍女仪容仪表都属上上之选,做侍女简直可惜。

  莫非平安先生好这一口?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小小年纪就天赋异禀。

  但太子不是俗人,美色对于权贵而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他们总是能够挑选自己喜好的美色进行享用,哪怕平安先生特别突出,也不碍着他的事情。

  因此太子很快恢复了冷静,放下毛巾与平安一番寒暄之后,平安便让那位明艳动人的侍女给他们送上了两杯蜂蜜牛奶做成的热饮。

  “先生这热饮,可是来自青州?孤还真是有了口福。”太子品了一口,发现意外地对胃口,主要是调制得很恰当,甜而不腻,不仅没有掩盖奶香,反而愈加醇厚,相得益彰。

  换在地球时代,这些蜂蜜牛奶的卡路里高得惊人,想喝也得节制点。

  但在这阳神世界,就不怕这点能量过剩,所以在口感上比地球人更嗜好甜食。

  “青州野花遍地,野蜂甚多,去年请了蜂农,筑蜂巢,采蜂蜜,储藏了些蜜块,殿下要喜欢,这就让人给殿下送些过去。”

  平安在享受方面可以说整个大乾无人能比,他弄这些蜂蜜也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改善一下饮品方面的缺失,毕竟大乾的饮料说穿了就两种,茶和酒,太过单一了。

  “那孤就先谢过先生了。”太子有些高兴地说道,这平安的做派确实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可惜自己送他点什么好呢。

  等等,听说平安先生不仅好财物,好享受,还喜欢女色,或许可以从这方面下点功夫。

  阴总管一不留神也喝了许多,眼见太子使了颜色,连忙说道:

  “平安先生,咱家带回了那本考题,却因嘴笨舌拙,没法给殿下讲解。”

  “故而殿下亲自拜访,来听先生解答。”

  “这倒是在下考虑不周了。”平安佯装歉意地答道,而太子则闻弦歌而知雅意地补充道:

  “先生哪里的话,请教先生,本该由孤亲来,聆听教诲,只是怕人误会,方才派了阴总管过来。”

  说完,两人同时哈哈一笑,各自心领神会。

  “那平安便直言了,殿下欲选拔人才,那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可为人才否?”

  “当然不是,孤要的不是那些雕章琢句之徒,而是腹有韬略,如先生般的大才。”太子极为肯定地说道,虽然文章写得好,亦能赏心悦目,但终究抵不过治国方略。

  所谓强国之道无奇术,荒诞之谋不济邦,便是如此。

  “那殿下可知天下事皆有法度可寻,不外乎分析,决策二者,能做到这两点者,便是真正的谋士,殿下所需的人才。”

  “分析,决策?”太子咀嚼着这两个词的含义,眼睛逐渐发亮。

  “事发何时?事起何地?事由何因?与谁相关?此为分析。”

  “何种办法?由谁处理?何时完成?效果几何?此为决策。”

  “天下事皆在其中,能熟练运用分析与决策者,方为人才。”

  平安毫不客气地拿现代常见的工作分析法,改头换面便拿出来忽悠太子杨元了。

  不得不说,这是方法论的降维性打击,也许大乾的聪明人也是按照类似的办法来处理事情,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人能从理论高度上进行概括,并简练地用来充当工作流程,作为判断人才的根本标准。

  什么是人才?

  是熟读经书,出口成章,过目不忘,学富五车?这些大乾判断人才的标准,平安根本不认同。

  这也是封建王朝在科举方面最大的问题,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培养与训练了大量写作能力出色的写手,却没有培养处理事务的官员。

  只有极少数的天才能够在学习文章中顿悟并掌握逻辑分析与处理事务的本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