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命名大会-第2/5页





        长庚8则开始了第二次流片,如果成功的话,性能相比长庚4能提升326%,直逼双芯联动的长庚6。

        但在体积大小、发热、能耗比上,长庚8的优势明显太多了,现在完全可以用在常规形态的手机中。

        除此之外,星云科技的nil技术还衍生出了第一代国产芯片,设计这颗芯片的厂商是大郎的老朋友:

        紫光展锐!

        未来大名鼎鼎的虎贲芯片,现在用的就是星云科技的最新nil技术,主打低端市场,并向外出售。

        或许国产厂商用不到,但对于菠萝科技来说,这个消息简直太完美了,很明显虎贲芯片会更便宜。

        因为联发科的芯片再便宜,用的也是台积电代工,而星云科技的nil技术,先天就比代工成本低。

        虎贲芯片的单价已经压到了一个联发科都远远比不上的地步,很明显,有更便宜的,谁还买贵的?

        况且联发科最新的十二核芯片翻车太离谱了,测试机上都发挥不出来,更别说用在量产手机上了。

        某厂测试机,一群研发人员正在围着一台手机破口大骂:

        “他奶奶的!这是什么破芯片!十二个核心!十二个核心啊!居然一个都不动!简直离谱!”

        高通摆烂,联发科翻车,紫光展锐进军低端市场的机会来了,并且他们还准备设计一款中端芯片。

        “我们会在未来三年内推出主打中端,代号唐古拉的芯片…”

        可惜的是,这么长的时间,星云科技等不了,国产厂商们也等不了,中高端还得星云科技自己来。

        “到头来还得靠我们!”

        星云科技也不要求“盟友”们能真正研发出什么东西来,他们直接成立了一个项目,大家一起投资。

        由星云科技来设计芯片,研发出来之后以较低的价格优先供应给“盟友”,长庚芯片是别想了。

        在刘大郎兑换九霄芯片之前,长庚将会是星云科技两年内的主力芯片,不可能出售给其他厂商。

        官方除外,毕竟长庚芯片的研发,星云科技拿到了不少投资和扶持,违背合作精神的事他们不干。

        在星米ov重整旗鼓之时,他们还在私下举办了一个命名大会,用投票来决定最终合作芯片的命名。

        前来参加会议的四个厂商一共有100人,每人有一张票,五个选项,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a、明星

        “bbbbbb…”

        b、福星

        “cccccc…”

        c、红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