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有Boss气质的廖青云-第2/3页



    这时侯不能作解释,解释就是掩饰,一解释就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是吗?!看来我的直觉还是很准的,来春城刚与廖秘长结识,我就从他身上发现了园丁气质,有了交流之后更是觉得他谈吐不凡……”

    骆涛一嘴的好词等着崩出,晋朝栋连忙打住,“他要是有这么好,就不会为了四菜一汤,同你议论。”

    领|导把盖子揭开,骆涛必须要有所表示。

    连忙起身,“晋负责,我同廖秘长……”

    这次晋朝栋依然没让骆涛说完话,打手势让他坐下,语气很轻快,“你们在长坝乡的事情,我早已经知道了,你不要多做解释。”

    “这件事错在青云,身为高级办事员不顾原则行事,之前我以为他就是个只懂理论的专家,现在看来他也变了。”

    晋朝栋说这些话,神情好似在回忆,想来他认识廖青云的时间应该早已大家知道的时间。

    他们之间一定存在一些不足外人道也的故事。

    骆涛可没有胆子询问,屁股半坐在简易的沙发上,听他说。

    晋朝栋气愤道:“今天是四菜一汤,明天就有可能是满汉全席,将来可能是要害滇省的老百姓。”

    “脑子里的那根弦只要出现了松动,步子就会出错,一步错步步错,这是规律,没人能逃脱。”

    “历史上那些大贪官,有几人上来就是贪,都是一步一步走过的,积小成大,慢慢变成史书上记载的他们。”

    这些话题都不是骆涛所能谈论的,只能听不能就此发表意见。

    “我们是68年的夏天,在干|部大学认识的,他当时很年轻,对时局很有看法和见解,不过书生意气太浓了,至今都没有改变。”

    这两人的认识是够早的,更加让骆涛没想到的是两人居然在干|部大学认识的,这样的经历却是不一般。

    但让骆涛不解的是:廖青云有这样的经历,为什么还那么不成熟。

    “很多人都以为我和他相识是我在玉溪任职的时候,其实不然。”

    晋朝栋说着说着就有点收不住,把一些他与廖青云的陈年旧事都简要说了一下。

    连廖青云的履历上为什么没有这段,他还分析了一下,可能跟当时负责学校的人有关系,廖青云从进到离开,不超过三个月,期间还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当时他离开学校的时候,就有人猜测,他的关系不一般。

    “后来,我们两个在玉溪再见面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有点落魄。

    那时我也看过他的履历,也没有那段经历,我当时猜想一定有人给他抹去了,不可能是工作上的疏忽。”

    “这个事直到我来春城工作,我才知道原因。”

    至于是什么原因?晋朝栋没说,骆涛也没问,其实彼此心里都明白,一般人可做不到能把一个人的经历给除去。

    虽然处理的不完美,但已经非常厉害了。

    骆涛听着都发虚。

    至于廖青云背后的人为什么要给他抹掉这段历史,骆涛极度不解。

    就算当时不好,不对,当初不好就不应该去,去的原因也是密?

    待了三个月就跑了,这是拿干|部大学当阳澄湖了,批量生产阳澄湖大闸蟹,过一下水,身价就不一样了。

    可后来变好了,那批人也被重用,这时候应该注上这段经历才是啊,为什么不说?

    对于廖青云的过往,骆涛是真的看不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