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章其母之也-第3/4页





    不然还留下那乐子就更大了。

    “现在的人也是,写字就好好写字,干嘛都想往书法上靠,真让人想不明白。”朱先生笑过很是鄙夷道。

    “朱先生,这事听着一点都不新鲜,官大多都喜欢附庸风雅,就连那没上过几天学的有钱人,现在都有人研究起了《论语》。

    您说他们是喜欢呢?还是猪八戒照眼镜,冒充文化人。”

    现在这种现象还不是那么明显,因为现在大家都忙着挣钱,没人喜欢“摆拍”。

    商人读书学习那是好事,但要说去研究学问,要是没家世没资历,那就是……

    后世的商人大多都喜欢收藏古董字画,看着都很有文化样子,实则他们中没几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那就更不要鉴定了。

    他们的古董都是从拍卖会上拍来的,在这上面拍得的藏品,有几个是假的。

    另外,他们收藏的东西,大多都是艺术品,收藏古董的数量很少。

    他们都是利用资本的力量,逮着一个画家、书法家一个劲的猛薅羊毛。

    画家呢也是瞅准了机会,他的作品就跟流水线一样,不要命的生产。

    除了落款的几个字还能看,画作也已经千篇一律,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没了生命力,也没了艺术价值。

    它要是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只能依靠资本继续炒下去。

    不过对于这样的事情,骆涛也是看得开,现在就想着趁这几年的好光景赶紧收。

    等流水线作品大火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停停手,让他们闹腾去,那是越闹腾越好。

    自己呢,就可以没事儿逛逛拍卖会看心情买东西。

    三人聊了一会儿,见演播室人越来越多,骆涛夫妇就想和朱先生告辞,同其他人见面。

    这时朱先生道:“冯祺庸昨儿有没有和你说程甲本的事?”

    骆涛摇头,“这倒没有,怎么,他是想?”心思一转,也就想明白了,怪不得昨儿冯先生会到场,感情老头儿是奔着自己手里的《红楼梦》,已知现存最早的刊本程甲本来的。

    也是,一个研究了快一辈子的红学的人,见到程甲本怎么可能不动心。

    怎么昨儿他是一句风都没透呢?

    骆涛又想着今儿要是他说出来,自己又该怎么答复他,是转给他?还是婉拒之自己继续收藏?

    就在骆涛犯入两难之际,朱先生点头笑着说:“他手里有《蜀山图歌》。”

    朱先生一句话点醒了骆涛,骆涛会心一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应付此事了。

    程甲本《红楼梦》虽然十分贵重,但在骆涛眼里也就比一般文物重要一点。

    可这东西在红学家眼里那就是国宝,情人眼里出西施。

    《蜀山图歌》是元代赵孟頫晚年的行书作品。

    赵孟頫这人在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笔者认为他是继东坡之后的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全才。

    说回《蜀山图歌》,喜欢书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甚至于临摹学习此作品。

    但大家学习的都是石刻,不是来自纸本,此作品有历史记载原藏于清代的那彦成家,并被刻石于保定莲池书院墙壁,广传于世。

    后来就不被世人所知,骆涛是知道《蜀山图歌》就是没想到会被冯祺庸先生收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